文档详情

11第十二章设备更新分析.ppt

发布:2017-05-05约5.35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 B B1 C C1 D D1 E E1 F F1 性能 时间 2、大修理的经济界限 设备大修理能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有限度的。 技术上:为恢复设备性能,可进行修理,但有限度。 经济上,大修理应满足以下条件: 基本条件(最低经济界限):R≤P-L R—该次大修理费用 P—同种设备的重置价值 L—旧设备被替换时的残值 补充条件:Cj≤C0 (即大修后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应小于等于同种新设备的成本) Cj —第j次大修后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计算费用 C0 —新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计算费用 二、设备更新方案的综合比较 设备超过最佳期限之后,就存在更新的问题。但陈旧设备直接更换是否必要或是否为最佳的选择,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般而言,对超过最佳期限的设备可以采用以下5种处理办法: (1)继续使用旧设备 (2)对旧设备进行大修理 (3)用原型设备更新 (4)对旧设备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 (5)用新型设备更新 对以上更新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宜采用“最低总费用现值法”,即通过计算各方案在相同使用年限内的总费用现值,根据打算使用年限,按照总费用现值最低的原则进行方案选优。 第十二章 设备更新分析 ※ 本章要求 (1)熟悉设备更新原因分析; (2)熟悉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 (3)掌握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 (4)掌握设备更新的理论和方法; (5)了解设备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 (6)了解设备更新方案的综合比较。 ※ 本章重点 (1)设备磨损类型、补偿方式及更新分析的特点 (2)设备经济寿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1 设备更新的原因及特点分析 一、设备更新原因 二、设备更新的特点 §1 设备更新的原因及特点分析 一、设备更新原因分析 设备更新源于设备的磨损。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物质磨损) 指设备被使用或自然环境造成的设备实体的内在损耗。 1. 第Ⅰ类有形磨损:外力作用下(如摩擦、受到冲击、超负荷或交变应力作用、受热不均匀等)造成的实体磨损、变形或损坏。 2. 第Ⅱ类有形磨损:自然因素作用下(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 设备实体的变形与损坏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由于经济环境变化造成的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和损坏。 1. 第Ⅰ类无形磨损:劳动生产率提高→制造同种设备的成本下降,导致原设备价值贬值。 2. 第Ⅱ类无形磨损:技术进步→出现性能更好的新型设备(生产效率高,耗费原材料、能源少)→原设备价值贬值。 (三)设备磨损的补偿 1. 局部补偿 对有形磨损:修理 ; 对无形磨损: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 2. 完全补偿: 更换 非设备实体的变化与损坏 二、设备更新的特点分析 1.设备更新的中心内容是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1)自然寿命(物理寿命)。它是指设备从全新状态下开始使用,直到报废的全部时间过程。自然寿命主要取决于设备有形磨损的速度。 (2)技术寿命。它是指设备在开始使用后持续的能够满足使用者需要功能的时间。技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无形磨损的速度。 (3)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具体来说是指能使投入使用的设备等额年总成本(包括购置成本和运营成本)最低或等额年净收益最高的期限。在设备更新分析中,经济寿命是确定设备最优更新期的主要依据。 2.设备更新分析应站在咨询者的立场分析问题 咨询者并不拥有任何资产,若要保留旧资产,首先要付出相当于旧资产当前市场价值的现金,才能取得旧资产的使用权。 3.设备更新分析只考虑未来发生的现金流量 旧设备经过折旧后所剩余的账面价值,并不一定等于当前的市场价值,即更新设备会产生一笔沉入成本。 沉入成本=旧设备账面价值-当前市场价值(残值) 以前发生的现金流量和沉入成本,属于不可恢复的费用,与更新决策无关。 4.只比较设备的费用 假设设备产生的收益是相同的,因此只对他们的费用进行比较。 5.设备更新分析以费用年值法为主 不同设备的服务寿命不同,采用年值法进行比较。 §2 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 一、经济寿命的静态计算方法(利率为0) 二、经济寿命的动态计算方法 §2 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 根据设备的经济寿命确定设备的更新时机,科学合理地计算设备的经济寿命显得十分重要。 一、经济寿命的静态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