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谈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特征.doc

发布:2017-08-27约2.2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谈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特征[摘要]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重要并独特的范畴,古典园林意境则是意境创造的典范。正是对意境的不断追求与创造,才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区别于其他园林体系而傲立于世界园林之林的原因。 [关键词]园林意境 内涵 特征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71-01 对于意境的追求,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由来已久。园林意境是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人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造园者将自身的思想情感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达到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 一、园林意境概说 “意境”是一对由“意”与“境”相结合的美学范畴,包含着两个方面,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境”,和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意”,这两方面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意境”。“意境”贯穿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始终,成为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经历了二千余年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园林体系。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有着各自的特性,但各个类型之间同时拥有许多的共性,最为突出的就是对意境的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植被为基础,这些都是构成自然景色的基本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并非简单模仿或重现自然,而是对自然进行有意识地提炼加工,从而创造出一个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的典型化的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以建筑为主,建筑是园林中的主题及构图的中心,对自然风景起到引景的作用,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中引用了大量古典诗词歌赋、山水绘画,游行在园林之中,犹如徜徉于古典文学绘画中。园林景观能体现绘画意趣,也能蕴含诗的情调。园林具有寓意深远的诗画情趣,人们徜徉其中,通过诗文的表达,获得古典文学的深厚韵味。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都体现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特点――园林的意境。园林意境的蕴含深且广,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使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境界。 二、园林意境的文化内涵 1.注重天人合一观念。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集中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源于社会的宗教信仰与人生合一的理念。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观,对古典园林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造园艺术中,“师法自然”的原则既体现在直接面对大自然的创造性生活劳动中,也体现在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深层含义。 2.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造园艺术是极度崇尚自然的。在园林意境中,自然山水是园林意境的主要元素。园林景观是由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构成的。造园者从大自然中获取美的灵感,表达情感性的内涵,感受意象的无穷,领悟世界、人生的哲理。在方寸之地避凡尘,求隐逸的精神需求。游名山大川,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理想状态,创造出极高的艺术境界。 3.追求诗画意境。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情感色彩。意境首先就属于中国古典诗画的美学领域,园林常把诗画的某些境界通过选择相应的景物以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山水画的构图对园林山水自然的表现有重要的影响,古典园林的步移景异的布局,似一幅逐渐展开的画卷,以诗歌为主体,以画设景,以景入画。 三、园林意境的艺术特征 园林意境的形成需要有对自然的提炼选择和情与意的投入,两者统一,才能见景生情,缘情而取景,最后寄情于景,创造出有意境的园林。 1.园林意境源于实景。园林意境的产生,来源于具体而真实的景物,园林是三度空间的实际境域,由地形、水体、山石、建筑、植物等实景构成,不同因素的形象各有个性特点和情感表达,因此由不同实景组成的园林应该是概括提炼和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 2.园林景物形象多变。园林是自然的境域,它的形象时刻都在变化着。白天夜晚光影与色彩的变化;风霜雨雪的气象万千;春、夏、秋、冬季节更替;梅绽迎春,叶落知秋的植物变化等等,不断地影响着人的心情,使游赏者产生多种不同的意境。 3.集多种艺术综合于一身。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与诗词书画等艺术门类有着很深的渊源,园林的意境也与其相融合。如园林中的楹联、匾额上的诗词、题字、书法等为园林意境的营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诗歌、画意、书法的运用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提升了园林文化底蕴。 4.隐喻手法丰富园林意境。园林善于应用“托物寄情”,建筑、水体、山石、植物、小品等造园的要素,常被拟人化,物述人语,如被称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