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李家同《那一年_面包飘香》2.ppt

发布:2018-01-18约1.9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走进中职学校的大门,同学们都是以学生和准职场中人的双重标准要求自己的。职场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面对职场,你们准备好了吗?职场之路是人生道路的重要环节,充满了希望和喜悦,也会有挑战和难关。 今天,我们走进一个故事,也许,它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李家同 作者简介    李家同,1939年出生,台湾资讯学者及作家。曾任台湾清华大学代校长、静宜大学以及暨南国际大学校长、暨大资讯工程学系及资讯管理学系教授近年尝试散文写作,提倡社会关怀、照顾弱势群体,并且推广英文教育。 正音,积累字词 心急如焚:心里着急得像着火了一样。形容非常着急。焚,烧。 鞭长莫及:马鞭子虽长,也打不到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及,够得上。 1、文中主要人物有哪些? 面包师傅 我 2、本文讲述什么故事? 不知名的人送面包给我 我找到送面包的店 与大师傅一起享受食物 回忆大师傅(我的学生)往事 我为学生的成功而高兴 3、课文在叙述面包师傅的人生经历时,采用了什么记叙手法? 倒叙手法。 4、文章设置了哪些悬念? (1)有不知名的人送面包给“我” (2)如果李老师来,就要给予特别照顾 (3)还有更精彩的在后面。精彩的是什么呢? (4) 他拿了一个大信封进来, 说老板要“我”看一下。 5.面包师傅是个怎么的人?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出来?(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1) “这些面包果真高级,我在全台湾各个面包店去找,都没有找到这种面包” 面包师傅形象:是一位绝技随身,成功创业,不忘师生情的人 他学生时代自学数学心算,成绩突出。初中未 读满,由于家境不好辍学。在老师的鼓励下,他立 志学习技术,艰苦创业。创业成功不忘师生情,赢 得老师和社会的认可。 (2)如果李老师来了,就要给予特别照顾 6.李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   李老师关心学生,牵挂 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以鼓励和关怀;看到学生能成功创业并一直记挂着他,他很感激并引以为豪,并不因学生学历的高低而对学生区别看待. 7、面包师傅也曾一度叛逆,是什么 让他最终获得成功? 老师的帮助和鼓励,特别是老师的劝导“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面包师傅才一心一意学做面包,才有我们今天这堂课的“面包飘香”。 8、作者为什么感到那一年的面包特别香? 明确: 一是面包本是特别香,写出了面包师傅的手艺高超。 二是看到过去的学生,现在的面包师傅,不仅手艺高超,而且人品好,所以吃到这样的面包感到特别香。 9.师生畅谈: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1)“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 (3)要懂得感恩回报。 (2)只要自己努力,做什么都会成功。 (4)多关爱同学,特别是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同学,更应该给他们爱护、帮助、鼓励。   一个老渔翁在河边钓鱼,旁边有一个小孩子一直在那里看。          老渔翁精通钓鱼之道,技术娴熟,仅仅一个上午就钓了满满一篓鱼。老渔翁看着旁边的小孩子非常可爱,就打算把这篓鱼全都送给他。          可是,小孩子摇了摇头。          老渔翁很诧异:“我送给你这么多的鱼,你为什么不要呢?”          小孩子说:“我想要您手中的鱼竿。”          老渔翁说:“你要钓鱼竿干什么?”          小孩子说:“这一篓子鱼,我几天就吃完了;要是我有了钓鱼竿,可以自己钓鱼,一辈子也吃不完的。”          老渔翁笑着说:“光有钓鱼竿也不行,还得学会钓鱼的技术。”于是,老渔翁不但赠送小孩子钓鱼竿,还将钓鱼技术倾囊相授,小孩子道谢而去。 课外拓展 活动: 拓展启示 拥有一技之长,远胜于拥有一笔财富。老渔翁之所以仅仅用一上午的时间就能钓满一篓子鱼,就在于他精通钓鱼之道。那个小孩子在和老渔翁钓鱼的过程中就悟出了这么一个道理:一篓子鱼,几天就吃完了,要是我有了钓鱼竿,可以自己钓鱼,一辈子也吃不完。       不要贪求一时之利,也不要依赖暂时的财富,真正的利益是长远的,真正的财富是无穷的。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还是赶紧行动起来,去掌握自己的一技之长吧。 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练习:   1.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爱好,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方案。   2.采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一个故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