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李家同《那一年,面包飘香》教案.doc

发布:2017-05-09约2.7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授课课时 3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 名 称 那一年,面包飘香 使用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1、学习倒叙手法和悬念的运用; 2、领悟一技之长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领悟一技之长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倒叙的叙述方法; 2、把握人物形象。 更新、补充、删节 内 容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学 生 预 习 内 容 一、字词 1、语音: 2、语义: 二、作者情况 三、叙述相关知识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主要活动内容(知识点) 学 习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预习检查 一、字词 薄 嘈杂:声音杂乱扰人、喧闹。 心急如焚:心里着急得像着火了一样。形容非常着急。焚,烧。 槟榔 鞭长莫及:马鞭子虽长,也打不到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及,够得上。 二、李家同,1939年出生,台湾资讯学者及作家。近年尝试散文写作,提倡社会关怀、照顾弱势群体,并且推广英文教育。 三、常识 顺叙 倒叙 插叙 1、个别上黑板,笔记 2、学生介绍 1、教师巡视总结 2、教师更正,补充 授新课活动内容: 一、导入: 走进职业高中的大门,同学们都是以学生和职业人的双重标准要求自己。职场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面对职场,你们准备好了吗?……职场之路是人生道路的重要环节,充满了希望和喜悦,也会有挑战和难关。今天,我们走进一个故事,也许,它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二、活动一:整体感知,思考问题: 1.这个故事有几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请你说说“我” (老师)的这次“面包奇遇”,或者说说面包师傅(学生)的经历。 明确: 1.两个。面包师傅和“我”,师生关系。 2.①学生分角度复述; ②归纳:老师讲述了一段回忆,学生讲述了创业之路。 三、活动二:朗读课文,熟悉内容: 1、学生分角度复述; 2、归纳内容,分析段落。 3、课文为什么选择“从尾说起”的角度?这是什么叙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4、你还知道哪些叙述方式? 明确: 1、复述 2、归纳:老师讲述了一段回忆,学生讲述了创业之路。 3、课文选择“从尾说起”的角度,是为了给读者留下适当的悬念。倒叙;新颖,增强可读性,便于设置悬念,层层推进。(哪些悬念?) 4、顺叙 倒叙 插叙 四、活动三、再读文章,讨论概括: 1.“我”和面包师傅分别是怎样的人?从故事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面包师傅的创业经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老师评价学生绝技随身,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学生这一特点? 明确: 1.面包师傅:家境不好、立志成材、绝技在身、创业成功、不忘师恩。 老师:关心学生、责任心强、给予学生“润物细无声”般的呵护。 2.启示: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尊重内心的意愿,喜欢并努力付出,就能从工作中收获快乐和满足。 3.精巧的店面设计、味美的各式面包、厉害的心算技能。 五、活动四、说说我们从中学到的为人从业之品 1.师生畅谈: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动? 2.请根据自己的专业或爱好,结合将要面对的职场,谈谈你准备如何“一技随身”?找一找,品一品 明确: 1、师生谈启示:感谢这个故事,让我们认识了这一对师生;感谢同学们的解读,让我们了解了他们身上闪光的人性之美。从这个故事,作为老师,我知道了自己应该从终身发展的角度关心学生,切实的负起为人师的责任;作为学生,你知道了 。 2、文中老师的教导,学生铭记并受益终身:“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齐读末段。 3、请结合自己的专业或爱好,谈谈你准备如何“一技随身”? 请你来小结:职场风云变幻,只要 ,你就是职场的成功者! 六、活动五:课外拓展:   一个老渔翁在河边钓鱼,旁边有一个小孩子一直在那里看。         老渔翁精通钓鱼之道,技术娴熟,仅仅一个上午就钓了满满一篓鱼。老渔翁看着旁边的小孩子非常可爱,就打算把这篓鱼全都送给他。   可是,小孩子摇了摇头。   老渔翁很诧异:“我送给你这么多的鱼,你为什么不要呢?”   小孩子说:“我想要您手中的鱼竿。”   老渔翁说:“你要钓鱼竿干什么?”   小孩子说:“这一篓子鱼,我几天就吃完了;要是我有了钓鱼竿,可以自己钓鱼,一辈子也吃不完的。”   老渔翁笑着说:“光有钓鱼竿也不行,还得学会钓鱼的技术。”于是,老渔翁不但赠送小孩子钓鱼竿,还将钓鱼技术倾囊相授,小孩子道谢而去。 明确拓展启示: 拥有一技之长,远胜于拥有一笔财富。老渔翁之所以仅仅用一上午的时间就能钓满一篓子鱼,就在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