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大街站格构柱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格构柱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在格构柱施工前,要仔细阅读基坑开挖、结构施工等图纸,提前做好格构柱施工准备,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做好专项施工方案和针对性处理措施。
.2施工机械准备
表3-2 施工机械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1 台 灌注桩钻进成孔 2 吊车 16t台 1 钢筋笼吊放、灌注 3 挖掘机 50型 台 1 清泥浆池 4 漏斗及导管 套 1 灌注砼 5 电焊机 台 3 钢筋加工 6 切割机 台 1 钢筋加工 7 弯曲机 台 1 钢筋加工 8 调直机 台 1 钢筋加工 9 电缆及电箱 套 3 灌注及钢筋加工 、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预先对施工现场障碍物进行清理,确保施工道路畅通,保证格构柱流水连续进行。
2、施工前,做好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保养工作,联系好排污点和运输力量,确保废浆及时外运。
3、复核测量准线、水准点。
4、做好格构柱验收工作。
.2施工流程
钻架定位→钻孔→第一次清孔→测孔深→安放钢筋笼→固定安放格构柱→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测孔深(合格后)→安放隔水球→灌注砼→钻机移位
.3施工顺序
.3.1测量放线
对桩位点坐标进行计算复核,确保原始数据正确无误,然后将桩位轴线控制点放样到实地,桩位允许偏差50mm,垂直,并作出书面交底;交底书上应列出桩位统一编号,护筒埋设完毕,及时复核护筒顶标高,计算实际孔深,再次单独交底实际孔深及吊筋长度,便于后续桩顶标高控制,使用仪器必须满足工程对精度的要求,控制点最终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3.2护筒埋设
据桩位标志,人工开挖护筒孔,护筒直径比设计孔径大10cm,深度挖至原状土。放入护筒后,护筒孔坑内再次精放桩位点,吊线锤校验垂直度,校正护筒位置和垂直度并固定,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夯填实,确保护筒位置的持久准确及稳定。
护筒应使用钢护筒,能承受地面附加荷载产生的侧压力,根据工程地质,护筒直径比设计孔径大10cm,埋设深度应不小于1.5m,护筒宜高于地面30cm,防止地表水流入;放入护筒后,护筒孔坑内再次精放桩位点,吊线锤校验垂直度,校正护筒位置和垂直度并固定,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夯填实,确保护筒位置的持久准确及稳定,护筒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
.3.3钻进成孔
1、成孔开始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施工过程应做好施工原始记录。钻机定位时钻机底挂带在钻架底盘上。成孔进程中钻机塔架头部滑轮组、回转器与钻头应始终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保证钻头在吊紧的状态下钻进。
2、护壁泥浆:根据本工程地质特点,注入口泥浆比重指标定为1.15~1.20,排放口泥浆比重指标为1.20~1.30,泥浆采用自然土造浆。
3、开钻前应先起动泥浆泵,泥浆泵起动形成正常正循环后,才能开机钻进,开始钻进时应先轻压慢转并控制泵量,以防孔口坍塌及斜孔。
4、钻进时合理控制调整钻进参数,钻进时要严格控制钻速以确保能及时排除孔中钻渣。
5、加接钻杆时应先停止钻进,将钻具稍提离孔底待泥浆循环1~2分钟,然后停泵加接钻杆。
.3.4清孔
清孔的目的是调换孔内泥浆,消除钻渣和沉淀,利用成孔的正循环系统直接进行。清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立即进行,将钻头提离孔底80~100mm,向孔内输入新泥浆,把桩孔内悬浮的大量钻渣的泥浆替换出来,直到清除孔底沉渣。
第二次清孔在下放钢筋笼和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采用导管压入新浆的方式进行,利用向孔内输入新泥浆,维持正循环30min左右,清孔后淤泥厚度不大于10cm,清孔结束,会同监理人员对孔深,孔底沉渣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填写成孔验收单,清孔后半小时内应灌注砼。
3.5钢筋笼的制作与吊放
在钻机钻孔的同时,钢筋笼在现场加工制作,钢筋笼制作所用的钢筋规格、数量及焊接制作的质量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笼制作偏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钢筋笼制作成形后,应会同监理人员进行验收。
为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3m设置一道定位垫块 ,每道断面对称放置3只,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放入孔内。
.3.6立柱桩格构柱制作与安装
.3.6.1立柱桩格构柱构造
格构柱长度约m,其中插入钻孔桩部位为3.0m。格构柱由4×L140×16角钢加360×300×10缀板焊接制作,缀板中心间距为800mm。
.3.6.2 格构柱制作技术要点
1、角焊缝高度不小于8mm,所有焊接全部用满焊。
2、对接接头角钢与连结角钢同规格,接头角钢长540mm,空隙14mm,焊缝高10mm。
3、角钢接头位置错开,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50%,接头位置错开长度不小于1m。
.3.6.3格构柱吊放安装
格构柱采用一台T吊机进行吊放,吊点位于格构柱上部。
格构柱固定采用钢筋笼部分主筋上部弯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