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知识与数字化学习》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docx
第二章《知识与数字化学习》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程设计针对的是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的第二章《知识与数字化学习》单元。本章主要围绕数字化学习的概念、特点、方法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内容涉及信息检索、资料整理、数字化工具的使用等,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字化学习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基础,但对于数字化学习的深入了解和应用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数字化学习的概念及特点;2)信息检索与资料整理的方法;3)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技巧;4)数字化学习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数字化学习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信息检索与资料整理的方法,熟练使用数字化工具,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提高他们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数字化学习的概念、特点、方法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具体重点包括:
(1)数字化学习的概念:理解数字化学习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的方式,包括在线学习、混合学习等。
(2)数字化学习的特点:掌握数字化学习具有的个性化、互动性、开放性、协作性等特点。
(3)信息检索与资料整理方法: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高效的信息检索,掌握整理资料的分类、筛选、归纳等方法。
(4)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技巧:熟练运用各类数字化工具(如office套件、在线协作工具等)进行学习和工作。
(5)数字化学习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数字化学习在教育、工作、娱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认识其对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主要是数字化学习的方法和实践应用。具体难点包括:
(1)信息检索技巧:学生难以掌握高效检索信息的方法,如关键词选择、排除无效信息等。
(2)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学生对各类数字化工具的功能和用法不熟悉,难以将其应用于实际学习和工作。
(3)实践应用: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4)团队协作: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过程中,难以有效沟通、分工合作,达到预期效果。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示范演示、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突破学习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数字化学习的概念、特点和基本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字化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数字化学习的相关概念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3)在线协作工具:运用在线协作工具,如Google文档、腾讯会议等,让学生体验数字化学习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数字化学习的概念和特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数字化学习的概念和特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数字化学习的概念和特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的数字化学习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