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足口病培训材料之欧阳科创编.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幼儿园手足口病培训材料之欧阳科创编--第1页
欧阳科创编 2021.02.05
认识手足口病以及如何预防
时间:2021.02.05 创作:欧阳科
2014年3月5 日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
儿发病为主,特别4岁以下的宝宝容易得这种病。6-7月是
高峰期,需要注意。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幼儿患了手足
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还不爱吃东西,嗓子里还有一
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
以下),进而出现咽痛,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会有神经系统症状,并发无菌性脑
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但极少有后遗症。此病有传染性
2.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发病初期,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咳
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有
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
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然后水疱
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脱屑)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
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同时在口腔里,如嘴
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口腔里的水
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
欧阳科创编 2021.02.05
幼儿园手足口病培训材料之欧阳科创编--第1页
幼儿园手足口病培训材料之欧阳科创编--第2页
欧阳科创编 2021.02.05
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感染引起的,感染源为疱疹液、咽喉分泌
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
①.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 510
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②.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
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3.婴幼儿是如何感染手足口病的?
婴幼儿喜欢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病毒通过消化
道传播,所以3岁以上的发病率较高。
1、常见托儿所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
毒污染的毛巾、玩具等物品。
2、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4.如何预防
(1)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
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消毒的必备品:碘酊、消毒棉球等。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之消毒
欧阳科创编 2021.02.05
幼儿园手足口病培训材料之欧阳科创编--第2页
幼儿园手足口病培训材料之欧阳科创编--第3页
欧阳科创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