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6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稿
长春市第164中学
平 桂 红
2013-5-13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长春市第164中学的平桂红。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现代历史教育理论认为,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定位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过程中, 享受历史学习的快乐,感悟历史的价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我在本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上,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合作探究。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为我们提供的浩如烟海的资料,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加以整合,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构建一个情感化的课堂,以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升华。由于本节课教材内容少, 学生对这段历史很难掌握,因而需要大量的图片和史实加强知识外延。为此,我用多媒体课件,对这段历史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生动形象地把这段历史真实的展示给学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说课。
一、说学生
我校是位于双阳区的一所村中,学生都是农村孩子,接触面比较窄。而八年级的学生 ,处于青春期,个性普遍突出,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想象力丰富,有表现自己的热情,思维积极性容易被调动起来。同时,有部分学生由于多种因素出现厌学心理。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增加趣味性,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我顺应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图片、视频等新鲜、有趣的历史资源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通过让学生排演历史剧,发挥学生的表现欲。通过学习,使学生由过去平时生活中积累的一些零散的新中国外交史知识,而变成较为系统的知识框架。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教学内容较少,简明而清晰??描述,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特征。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
2、本节教材所在地位和作用: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现代中国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奋发进取。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教材。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 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通过教材有关“一 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课文、多媒体课件等资源,让学生预习及阅读,大体了解本课知识,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通过提问,学生思考回答的方式让学生全面的牢固的掌握知识。材料加问题式教学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培育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4、重点、难点:
(1)重点:一国两制的内容;港澳回归的时间和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发展,说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推进祖国统一的正确方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明中国国力的壮大,国际地位的上升,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一国两制同样可以解决台湾问题,台湾很快就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2)难点:对一国两制深刻内涵的理解。
“一国两制”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尊重历史,在统一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社会制度存在。
三、说教法:
1、媒体运用:多媒体课件。
2、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把要授课的重要知识点、难点等一一讲清楚。
3、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说学法:
1、学习方法:学生要自主学习,要事前预习,对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上课的时候,要认真,而且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2、能力培养:
(1)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3)通过问题讨论、小组交流等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情境导学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