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备品工工艺(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梅钢二热轧1780产线
轧钢备品工艺培训教材
编制:马叶红
目录
1 区域简图 5
设备安装位置及设备主要尺寸 5
2 磨床 5
2.1 型号 5
2.2 磨床参数 5
2.3 砂轮 6
3 车床 6
3.1 型号 6
3.2 参数 6
3.3 刀具 7
4 轴承 7
4.1 轴承型号规格 7
4.2 油膜轴承 8
4.2.1 油膜装配 8
4.2.2 膜轴承油 8
4.2.3 磨辊油膜轴承使用参考寿命 8
4.3 滚动轴承 9
4.3.1 滚动轴承装配 9
4.3.2 滚动轴承干油润滑 9
4.3.3 滚动轴承使用参考寿命 9
4.4 轴承检查、清洗、润滑周期 11
4.5 密封件更换检查标准 11
4.5.1 适用范围 11
4.5.2使用检查标准 11
4.6 磨辊轴承座使用参考寿命 12
4.6.1 适用范围 12
4.6.2 使用运行检查 12
4.6.3 报废标准 13
4.7 磨辊轴承座零部件磨损控制标准 13
4.7.1 油膜轴承摇摆板: 13
4.7.2 衬板: 13
4.7.3 下工作辊轴承座上的铜滑轨: 13
4.7.4 锁紧板: 13
4.7.5 立辊平衡板: 14
4.8 磨辊轴承座编号 14
4.8.1 箱号的要求 14
4.8.2 箱号的固定位置 14
4.8.3 箱号字体尺寸 14
4.8.4 箱号的编制 14
4.9 轴承座衬板尺寸标准 15
4.10 磨辊轴承座宽度尺寸标准 16
5 轧辊 17
5.1 轧辊参数 17
5.1.1 主轧线轧辊参数 17
5.1.2 精整线轧辊参数 17
5.2 轧辊材质、性能要求 17
6 磨辊轧辊编号 18
6.2 轧辊类型代码 18
6.3 轧辊厂家代码 18
7 轧辊检测与验收标准 19
7.1 新辊检测项目及要求 19
7.2 在役轧辊检测项目及要求 19
8 轧辊磨削辊型 20
8.1 磨削辊型 20
8.2 轧辊磨削粗糙度 20
8.3 磨削辊型精度要求 21
8.4 轧辊椭圆度、圆柱度要求 21
8.5 轧辊磨削、车削参数 21
8.5.1 轧辊磨削参数要求 21
8.5.2 轧辊车削参数要求 22
8.6 测量方法 22
8.6.1 支撑辊测量方法 22
8.6.2 立辊测量方法 22
8.6.3 平整工作辊、支撑辊测量方法 23
8.6.4 R1工作辊测量方法 23
8.6.5 R2工作辊测量方法 23
8.6.6 F1-7工作辊测量方法 23
9 轧辊配对 23
10 轧辊检测 24
10.1 轧辊涡流检测周期与标准 24
10.1.1 涡流检测要点 24
10.1.2 涡流检测周期 24
10.1.3涡流检测标准 24
10.2 轧辊周转超声波检测周期与标准 25
10.2.1 粗轧工作辊超声检测 25
10.2.2 支承辊超声波检测 25
10.2.3 精轧工作辊超声检测 25
10.2.4超声检测标准 26
11 轧辊更换周期 26
12 支撑辊垫板规定 27
12.1 F1-4支撑辊垫板规定 27
12.1.2 F1-4下支垫片组成(工作辊辊径780-730) 28
12.1.3 F1-4上支下支垫片组成 29
12.2 F5-7支撑辊垫板规定 30
12.2.1 F5-7下支垫片组成(工作辊径720-675) 31
12.2.2 F5-7下支垫片组成(工作辊辊径675-630) 32
12.2.3 F5-7上支下支垫片组成 32
13 千分尺测量参数 34
1 区域简图
设备安装位置及设备主要尺寸
精轧工作辊组装区域
5# 4# 精轧 3# 2# 1# 车
磨床 磨床 过跨车 磨床 磨床 磨床 床
安 全 通 道
大 备件 轧辊辊架 粗轧过 备件区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