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重患者病情变化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doc

发布:2017-02-04约1.2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危重患者病情变化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 一、风险评估 1.中枢神经系统评估 (1)患者入院时,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心肺复苏前后、中毒、术后、病情变化、使用麻醉镇静类等特殊药物时应随时评估。 (2)意识障碍患者使用Glasgow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意识障碍或昏迷程度。意识状态的显著恶化往往提示代偿机制耗竭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需立即进行支持治疗。 (3)发现患者意识改变,应同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眼球运动等有无改变,以评估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 2.呼吸系统评估 (1)自主呼吸情况及呼吸形态。 无论患者是否出现呼吸衰竭,呼吸频数改变均提示病情危重。脉搏氧饱和度不能作为单独呼吸判断指标,呼吸异常进入晚期时才会明显降低。如果患者虽有呼吸困难却没有氧合障碍,应立即寻找非呼吸因素,如代谢性酸中毒或全身性感染。 (2)观察人工气道的种类、深度、固定及气囊情况。 有无气道梗阻,通过视诊、触诊、听诊发现气道梗阻的证据。应注意气道梗阻患者若出现高碳酸血症或意识状态恶化,往往提示代偿机制耗竭,或心动过缓提示即将发生心跳呼吸骤停。 (3)呼吸机运行情况。 (4)两肺呼吸音听诊时注意有无喘鸣音,应注意上气道梗阻患者可能没有喘鸣音,特别是病情极重的患者。 (5)血气分析情况。 (6)胸腔闭式引流:置管深度及部位、引流位置清洁、引力水柱波动情况、密闭系统紧密性稳固、引流物情况。 3.心血管系统评估 (1)心电监护连接情况。 (2)心电血压监护结果评估并记录。除血压观察外,不能忽视代偿机制影响,低血压往往是心血管功能异常的晚期表现。应注意有无皮肤湿冷,少尿、代谢性酸中毒,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表现。注意分辨休克的种类。 4.排泄系统评估 (1)导尿管在位、固定、紧接于引流袋。 (2)液体平衡、特殊指标等情况。 (3)异常排尿观察、记录及处理。 (4)异常排便观察、记录及处理。 5.实验室检查 重点观注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动脉血气、电解质、肾功能、血常规及凝血指标。 二、安全防范措施 1.根据患者病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恶化的迹象,配合医生,准确执行医嘱,积极救治,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2.备好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需立即呼叫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3.每日需进行以下观察: (1)确认气道通畅、判断通气和循环状态。 (2)确认所有的监测导联线、静脉管道、各种引流管通畅并正常工作。 (3)确认所有的监护报警设置适当。 (4)确认呼吸机连接正确。 (5)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和气囊容量。 (6)检查心率和心律。 (7)检查脉搏、皮肤颜色、体温和尿量。测定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等。 (8)检查术后出血情况: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9)密切观察实验室检查指标,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做好患者心理支持,配合治疗。 护理部 2016年6月1 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