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整理]12成圈过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 经编机的成圈机件 与成圈过程 第一节 槽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 与成圈过程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1.槽针(针身、针芯) 2.沉降片 3.导纱针 4.成圈机件配置 槽针针身与针芯运动配合要求 退圈阶段 针身先于针芯上升,且上升速度大于针芯,针芯头上升到旧线圈握持平面线(沉降片片腹)高度前,必须完全没入针槽。 在针身和针芯下降过程中,针身先下降,且速度大于针芯。为保证套圈可靠,要求针芯下降到针芯槽端点到达沉降片片腹平面之前,针芯已闭合针口,防止旧线圈重新进入针钩内。 在四梳槽针经编机上,导纱梳栉的摆动一部分在针身停顿阶段进行,另一部分是与针身的运动同时进行,但应保证后梳向机后摆到针平面时,针身必须已升到最高位置;后梳向机前回摆过针平面后,针身才开始下降。 设计槽针经编机成圈机件位移曲线时,必须兼顾成圈可靠与高速两个方面。 第二节 舌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与成圈过程 2.栅状脱圈板 : 作为搁持面,辅助脱圈,并保持针间距。 3.导纱针: 数枚导纱针浇铸成1″或2″的针块,用于引导纱线。 4.沉降片:用于握持织物,有利于退圈。 5.防反拨钢丝:横贯机器全长,防止针舌反拨。 6.成圈机件配置 三、成圈机件的运动配合 第三节 钩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与成圈过程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1.钩针 2.沉降片 3.压板:普通/花色 4.导纱针 钩针机沉降片的作用 片鼻、喉——握持旧线圈,以利退圈。 片腹——迅速上抬织物,辅助套圈。 片喉、颚——弯纱搁持面。 片喉——牵拉织物。 5.成圈机件配置 二、钩针经编机的成圈过程 1.退圈、垫纱 三、成圈机件的运动配合 钩针分二次上升的目的: 1.使导纱针在摆过针平面时,正处于针间间隙较大的部位; 2.针头位置低,可防止针头在导纱针摆过针间时,针头挂住由经轴至导纱针针孔这一部分纱段。 成圈机件的配合: 1.当后梳栉摆到针平面时,钩针必须已上升到第一高度,以便使经纱能按垫纱要求处于规定的针间。 2.为减少针在第一高度的停顿时间,通常在梳栉还没有完全摆回到机前时,针就开始第二次上升。 作业 作业:1-4,6 思考:5、7 * 二、成圈过程 三、成圈机件的运动配合 成圈机件位移曲线——主轴一转中,各成圈机件的位移与主轴 转角间的关系曲线。 X轴——主轴转角 Y轴——各成圈机件的位移 主轴0 :针处于最低位置 主轴一转,编织一个横列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1.舌针: 将数枚舌针浇铸成1″或2″的针块。舌针垫纱范围较大。 舌针 座片 针床 栅状脱圈板座片 栅状脱圈板 沉降片 沉降片床 座片 防反拨钢丝 导纱针 二、成圈过程 退圈 垫纱 闭口 脱圈、弯纱 特点:舌针的升降与梳栉的摆动相互错开,有利于垫纱过 程的进行,但不利于提高机速。 钩针 沉降片 导纱针 压板 2.闭口和套圈 3.弯纱、脱圈、成圈和牵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