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的现状及创新的策略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的现状及创新的策略的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是尤为必要的。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增长,面对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需要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对传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优化,改善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升农户的农业技术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本文主要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及创新策略展开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1070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是为了向农民提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普及现代化农业知识,将更多农业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服务于农业发展的组织。可以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升了粮食产量,满足更多人口粮食需求。但是,在面临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需要对传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和完善,以求更好地迎合时代发展需要。由此看来,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和创新策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1.1 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中,最为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推广经费不足,导致实际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农户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缺乏高水平的农业技术指导和支持。尽管各个地区相关农业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但是由于此种工作是一种公益性的活动,缺少足够的经费,所以需要农民出资支持,但是如果需要农民出资支持,将会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变得更加艰难[1]。
1.2 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足
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中,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支持,都要远远不足,农业技术和农业装备较为落后。此外,由于乡镇地区农业几乎推广技术资金不足,所以提供给农业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较低,难以吸收到更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技术人员,即便是聘用到农业技术人员,也因为长期得不到充分的农业技术更新和培训,也会导致实际工作水平无法更好的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局限性较大。可以说,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农业技术人才同国家标准相差深远,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业技术人员还不到总人数的50%,多数为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自身未能得到更加专业、系统化的培训,专业素质偏低[2]。此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编人员比例严重失调,近5a来的新进毕业生较少,多数为2006年以前的农业技术人员,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并未接受过专业教育,只是从其他岗位临时抽调兼职,未能充分发挥岗位职责。
1.3 市场把握能力不高
对于当前的农业市场发展现状,由于缺少充分的调查,难以更加全面有效的把握市场情况,很多地区甚至并未进行过市场调查,认真了解过市场实际需求,就盲目的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导致工作同市场脱节,造成后续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到实处。
1.4 推广机制死板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关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始终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尽管这种方式能够让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更加规范和标准,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3]。对于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来看,还不够完善,缺少合理的激励制度,难以有效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到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策略
2.1 建立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完善推广职能
对于基层农业基础推广机构而言,由于人员较多,职能较为分散,所以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服务职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构建一支更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集合种类齐全、反应更迅速的农业技术读物[4]。这就需要乡镇地区整合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对于综合服务能力不足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整合,对于素质不高、敷衍工作的人员清除出队伍,吸纳更多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在国家财政支持下给予更加可观的福利待遇,提升工作成效。
提高县级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就需要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改革,增加资金投入,购置更多先进的机械设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站,从而引导周边区域成立专门的协会组织,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服务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种利益驱动职能,根据中央文件精神,进一步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划归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乡镇则不再承担农业技术推广职能。故此,应该取消乡镇级别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乡镇的经济中心设置几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