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激励的策略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激励的策略的研究
[摘 要]农业技术推广实际上就是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要将农业的成果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就需要有一个健全的推广体系,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逐渐成为了发展农业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动力。对于目前来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尚不稳定,专业素质不高,很难真正地达到农业推广的预定效果,本文就这一系列问题进行重点探讨。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激励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207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农业大国和强国,农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实际上是通过一些办法来应用的,主要包括示范、试验、培训、咨询以及指导等方式,合理的把适用于林业、种植业、渔业以及畜牧业的实际技术和科技成果普及应用于现阶段的全部活动中。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农业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与此同时也是联系科研、农业以及农民的重要纽带。因此,只有在农业的发展中强化这一环节,提高基层农业人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的温饱问题和历史性突破。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技术推广的外部问题
能够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根本就是必须存在一个合理的外部环境,只有外部环境得到有效构建,才能真正地使农业推广这一环节发挥作用。农业生产、收产、管理运作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对农业技术推广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就现如今来说,不仅仅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很多自身问题,也是由于管理者并不重视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这就导致基层农业推广人员在进行工作时没有外部支持,进而出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程变缓,严重影响了基层人员的能力实施和农业科技振兴等计划的实现。
1.2 农业技术推广的内部问题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第一要素,只有基层人员合理地预防和处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农产品数量少、质量差等多种问题,才能真正地进行农业化的合理性建设。但是现如今,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业务能力差,工作时没有动力,人员数量分配不周、前线人员能力不足等多种问题。这就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定位和工作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也加大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人员工作能力的差异性,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其中,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
1.2.1 对基层农业推广没有明确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实际上是指农业管理运行的原理以及管理系统的结构。管理机制的本质,同时也是管理的核心就是管理系统的功能、内在联系以及运行原理。对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来说,不完善的管理机制会造成推广人员工作的懒散和懈怠。
(1)没有明确的工作天数。推广工作需要对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天数进行规定,但是现如今在管理条例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基层人员下乡天数,这就导致农业推广基层人员的积极性不高,推广次数减少。
(2)工作考核体制不完善。工作考核是管理内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核心内容,但是,现今的考核体制不健全,没有对技术推广人员有直接的监督和约束,这就会降低农业推广人员工作的主动性。
(3)无组织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即使受到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也缺少实践经验。在这一方面如果管理者没有加大实践培训力度,就会弱化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推广能力,从而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
1.2.2 现行工资体系使激励功能丧失
随着计划条件经济形成,农业的工资体系逐渐暴露出弱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工资政策过于统一化,管理过于集中,这就表明,无论什么能力的人员拿到的都是一样的工资,这就导致激励性差;二是工资管理模式的固定化;三是工资分配并没有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
1.2.3 竞争激励存在不足
现今的每个行业都采取竞争机制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表现能力,但是这种竞争机制的存在起到的只是反作用,每年的职称评定也并没有引起推广人员的兴趣,使得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转变。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激励策略
2.1 优化工作环境,提高人员的积极性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要想完善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大激励模式,首先就要配置合适的工作环境加以支持。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工作环境简陋、工作条件艰苦等的问题,这会降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长期下去会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技术人员的观念改变。因此,要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创立新环境,进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
2.2 管理机制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看来,推广组织应该对人员进行下乡天数规定、加大推广工作机制考核,从而来提高基层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