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药品注射剂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技术要求_王海学.pdf

发布:2017-05-26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May. 2009 ,Vol.6 No.5 化学药品注射剂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技术要求 王海学王庆利 孙涛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 100045) 【摘要】 注射剂产品在临床使用的风险性较高,技术研发单位需足够重视其安全性研究和评价。临床前研 究中需考虑进行必要的毒性实验以支持注射剂申请进入临床,并重视上市的风险评价。 【关键词】 注射剂;临床前;安全性 药 品 审 评 国内近年出现了多起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量效关系、暴露量、安全范围,进而为其进入临床试验或上 这引起国家药监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市提供安全性支持信息。考虑到药品风险评价的系统性,非 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要求逐步加强对注射剂的 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应:①密切结合药学和临床信息考虑;② 风险控制要求,其中加强科学技术评价是风险控制的重要 密切结合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信息考虑;③进行规范的毒 [1] 环节之一。国家药监局近几年已经开始对注射剂的安全性 性试验研究和结果分析评价;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 评价开展了调研和技术交流,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注射剂 对创新药注射剂和仿制药注射剂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关 的技术研究要求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注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前者需要关注系统的毒性试验研 注射剂中的主药、辅料、杂质等通常可直接入血,其暴 究信息,而后者可重点关注关键性的毒性试验信息。下面将 露量和绝对生物利用度高,因此注射剂与其他剂型比较,更 具体讨论几种常见的注射剂风险评价内容。 需加强安全性的技术要求和风险控制。注射剂的安全性评 价包括药学、非临床和临床专业评价,其中非临床安全性评 2 具体注射剂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关注要点 价的作用主要在于:有助于进一步加强药学质量控制,如处 2.1 创新药物 方组成、剂型选择、杂质限度等;预测初次进入人体试验用 创新药物注射剂由于主药的安全性是未知的,制剂中 药的安全性;探索风险产生原因、机制和控制措施。注射剂 的杂质或其与辅料(即与辅料的相互作用的影响)的安全性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是在剂型选择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得以满 也可能是未知的,因此其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需全面评价 足的前提下,密切结合药学质控而采取的必要的非临床安 其系统的毒性试验并研究其毒性结果。常规的毒性试验研 全性评价,以达到尽可能控制产品上市的安全性风险。 究可包括:安全药理学、急性毒性、长期毒性、遗传毒性、生 殖毒性、致癌性、特殊安全性、毒代动力学、附加的毒性试 1 注射剂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总体考虑 验(如免疫毒性、光毒性、皮肤毒性、肾脏毒性)。毒性试验研 注射剂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需分析具体注射剂产品的 究中应结合临床研究计划,尽量采取与临床试验类似的给 风险因素,根据其风险产生原因考虑技术研究要求。非临床 药方案,严格执行GLP 规范,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 安全性评价的常规关注点为评估注射剂的毒性反应性质、 分析与评价。毒性试验设计应采用临床拟用的注射途径,如 作者简介: 王海学,男,博士后,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新药临床前药理毒理技术审评, 负责抗肿瘤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的技术评价工作。Email :wanghx@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