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授课计划酒店资料.doc

发布:2016-05-01约4.4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 苏 省 职 业 学 校 课 程 授 课 计 划 表 ( 14— 15 学年 第 二 学期) 课程名称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课程类别 专业课 专 业 旅游服务与管理管理 授课班级 全校学生 授课教师 朱珊珊 学 校 淮阴商业学校 教学大纲(教学 纲要)制定部门 国家旅游局 教材全称 (编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 江苏省旅游局编:,出版社,20年版。 主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出版社,20年版。2014-2015学年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朱珊珊 课程: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班级:13酒店 平时考核方案 一、考核目的和功能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动态,总结和发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两个环节中的经验和问题,指导教师在下一个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履行教师的教学责任,依据课程建设规划,制定本考核方案。 二、考核原则 坚持能力本位原则。在考核过程中要坚持体现学生的能力,以能力强弱来衡量学生成绩的高低。能力本位主要体现在: 1、考核中坚持以四大关键能力为核心。在考核的内容上要以导游基础知识为核心,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转化为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是考核的总目标、总标准。 2、各种考核形式对能力考核各有侧重。作业完成质量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实践活动完成质量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 3、注意对拓展能力的考核。在考核范围方面,大胆突破教师讲授什么考试考什么的传统方式,可以出现少量的教师没有讲授但是学生应该具备或者必须具备的管理的基本能力方面的试题,包括学习能力本身的考核,以考核学生的课外自学能力。 三、方法和建议 《饮食文化》课程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根据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总成绩评定中,平时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1. 平时考核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提问(10%)、出勤率(55%)课堂参与程度(25%)、作业完成质量(10%)课堂参与程度考核 课堂参与程度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考核项目为出席情况、课堂主动发言情况、分组讨论表现情况等。 成绩认定办法为:全班同学基本分为4分,每人成绩为4+课堂主动发言得分+分组讨论表现得分-出席缺勤扣分。 课堂主动发言情况得分为:全班学生中主动发言次数最多者为7分,主动发言次数最少者(不含没有主动发言者)为1分,没有主动发言者为0分,其他学生得分为1+(主动发言次数-主动发言次数最少者的发言次数)*(7-1)/(主动发言次数最多者的发言次数-主动发言次数最少者的发言次数); 分组讨论表现情况得分为:几次分组讨论表现得分之和/分组讨论次数,其中每次分组讨论得分的确定办法为:各个讨论小组在讨论结束后由各小组成员按照优秀占30%、良好占40%、合格占30%的比例投票表决该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优秀者4分,良好者2分,合格者1分; 出席缺勤考核办法为:每迟到一次(15分钟以内)扣1分,每无故缺勤一节课(含迟到15分钟以上者)扣2分,该项考核累计最多扣14分。 当出席缺勤考核扣分高于基础分、课堂主动发言得分和分组讨论表现得分之和而出现负值时,课堂参与程度考核得分按照零分计算。 2、作业完成质量考核 作业完成质量考核主要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考核学生对教学主体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对基本原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作业布置一般在每章的结束后,共八次,完成时间为一周,作业内容覆盖整章。 成绩认定办法为: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成绩取六次作业完成质量的平均数。每次作业完成质量成绩按照所布置作业的题目及考核标准,对学生作业分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其中,优秀10分,良好8分,中等7分、及格6分,不及格0分。 学生最终成绩认定 课堂参与程度考核成绩+作业完成质量考核成绩*40%计入期末成绩。 期末考核方案 一、考核目的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动态,总结和发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两个环节中的经验和问题,指导教师在下一个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履行教师的教学责任,依据课程建设规划,制定本考核方案。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 《饮食文化》课程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根据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总成绩评定中,平时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1. 平时考核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参与程度(30%)、作业完成质量(10%)。 2.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综合试题 综合考核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