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四节-肺炎.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病毒为主。 2、诱因:受凉、淋雨、疲劳。 3、发病机制:全身或局部防御能力降低致相应的微生物繁殖入侵。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1)普通感冒 (2)病毒性咽喉炎:病毒性咽炎、病毒性喉炎 (3)疱疹性咽峡炎 (4)咽结膜热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2、并发症:鼻窦炎、中耳炎、气管炎、心肌炎、肾炎、风湿热。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四)、诊断要点 (五)、治疗要点 1、对症治疗 2、抗感染治疗 (六)、护理诊断 舒适度的改变、体温过高、并发症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感染 2、理化因素 3、变态反应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先有上感症状,继之咳嗽咳痰。 2、体征:可有干湿性啰音,啰音不固定,咳嗽后可消失。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四)、诊断要点:症状、体征、辅检 (五)、治疗要点 1、对症治疗:止咳、平喘、化痰。 2、抗菌治疗 (六)、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 2、咳嗽咳痰 3、气体交换受损 肺 炎(Pneumonia) [概念(Definition)] 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炎症。由多种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放射线、理化及免疫、过敏因素等引起。 我国每年患肺炎病人数约有250万,每年死亡人数约为12.5万。1997年WHO统计全球人口的死亡原因,呼吸道急性感染居第4位。 [临床分类(Classification of Clinic)] 一、病因分类(Classification of Etiology) ? 感染性 ? 理化因素 ? 免疫、过敏 1、感染性 细菌性 (Bacteria) :肺炎、金葡、流感、克雷白、铜绿 病毒性(Virus) :腺病毒、冠状、流感、呼合等 支原体(Mycoplasma) 真菌性(Fungi):白念、曲菌、放线菌 寄生虫(Parasite):PCP、弓形虫、肺包虫、肺吸虫肺吸虫等。其他(分支杆菌、衣原体Chlamydia) 2、理化因素 (放射线、药 物 、吸入性气体和液体)3、免疫、过敏 二、解剖分类(Classification of Anatomy)(一)大叶性(肺段、肺叶发生炎变--实变而支气管一般不累及) 病原菌:多为肺炎球菌 三、患病环境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病原菌:肺炎球菌多见 肺炎的诊断要点 1.肺炎的诊断 (1)病史、症状、体征 (2)X线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痰液、血清学 2.评估严重程度 取决于三因素:局部炎症程度、播散速度、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影响炎症程度的因素: (1)年龄、基础疾病、长期酗酒、营养不良。 (2)体征:生命体征、意识、肺外感染。 (3)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肾功能、血浆蛋白、血培养、代酸、BT、CT、X线。 治疗 1.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有效抗生素 2.抗生素疗效判断:48~72h体温下降、症状改善、WBC降低、病灶吸收。 护理评估 1.病史 患病及治疗经过、目前病情与一般情况。 2.身体评估: 一般情况、皮肤淋巴结、胸部。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X线、痰培养、血气分析。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休息与环境口腔护理、饮食、降温、病情观察、用药护理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1)观察病情:生命体征、精神意识、皮肤黏膜、出入量、血气分析。 (2)抢救措施;体位、吸氧(高流量)、补液、血管活性药、抗菌素。 目标:PaO260mmHg、SBP90mmHg 、尿量30ml/h、若尿量400ml/d警惕急性肾衰。 (三) 病理、临床表现、X-线变化 Pathology/Presenting/X-ray Features (四)实验室检查(Investigation) 血常规 、痰培养 (五)诊断 发热、铁锈色痰、口周疱疹、肺实变体征、 X线。 3:耐药者 一般用头孢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泰能(依米匹林)。二、一般支持治疗 4:糖皮质激素 5:对症的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