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ppt

发布:2017-03-05约1.61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 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URI 定义 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用于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不确切者。 本节内容 病因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病 因 90%以上为病毒,主要有鼻病毒(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FluV)、副流感病毒(para FluV)等。 细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营养障碍性疾病,或护理不当,气候改变或环境不良等。 临床表现 一般类型的上感 症状 局部症状 鼻塞、流涕、打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 全身症状 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 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临床表现 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年长儿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可仅轻度发热。 临床表现 体征 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有时可见下颌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肺部听诊一般正常。 肠道病毒感染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 ) 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好发于夏秋季。 起病急骤,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粘膜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 病程为1周左右。 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 咽结合膜热(pharyngo-conjuctival fever) 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好发于夏春季。 表现为发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有消化道症状。 体检发现眼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伴球结合膜充血;颈及而后淋巴结肿大。 病程1~2周。 并发症 以婴幼儿多见,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颈部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年长儿若患A组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病原学检查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 咽拭子培养 ASO:链球菌感染者2-3周后ASO滴度可增高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但需要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有明显流行病史,局部症状较轻,全身症状较重。常有高热、头痛、四肢肌肉酸痛等,病程较长。 急性传染病早期 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乙脑等,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等综合分析,并观察病情演变加以鉴别。 急性阑尾炎 有腹痛者应该与此病鉴别。本病腹痛先于发热,腹痛部位以右下腹为主,呈持续性,有固定压痛点,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治疗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多饮水和补充大量维生素C等 治疗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药物 利巴韦林 10-15mg/(kg.d),口服或静脉点滴,3-5日为一疗程。 双嘧达莫 5mg/(kg.d),分2-3次口服,3日为一疗程。 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 常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若证实为链球菌感染、或继往有风湿热、肾炎患者,青霉素疗程应为10-14日。 治疗 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用冰敷等物理降温。 发生高热惊厥者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咽痛者可含服咽喉片。 中成药亦有良好的效果 预防 主要靠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提倡母乳喂养 防治佝偻病及营养不良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