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安全事故案例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用电安全技术培训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因素:电流的大小(感知0、7--1、1ma,摆脱10、5—16ma,致命50ma);与电流留过人体的时间长短、流过途径、频率、身体状况有关。
触电原因: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违章作业;缺乏电气安全常识等。
触电方式:单项;两相;跨步。
触电规律:夏季多;低压设备多;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多;电气连接部位易发生;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
二、用电安全措施
1.电气设备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计控中心配电工进行刀闸操作时,一定要认真填写工作票、操作票,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制度和监护制度,杜绝违章操作)
2.电气设备安全工作的技术措施包括:停电(拉开隔离刀,挡绝缘板等);验电;挂接地线;挂停电牌(停电牌标示齐全)和装设遮拦。
3.设备检修停送电具体要求是:设备检修不论高、低压设备,必须首先联系计控中心进行设备停电,按技术措施要求,确认无误后方能检修;不开车的设备一律停电,开车时方能送电;设备送电前要联系维修电工检测线路及电机绝缘,合格后方能送电。
三、案例分析
电气作业或是操作电气设备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而这些事故大多数是由于从事电气作业的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差或违章作业造成的。下面我们对一些身边有可能发生的用电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一下分析。
案例一 潜水泵绝缘损坏及潜水泵错接电源线造成触电事故
1、潜水泵是在水中工作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常发生的情况有:电机进水、进杂物或受潮使绝缘绕组绝缘损坏实效;水泵电源线进线处磨损、受力、被线夹卡破漏电;水泵电源线破皮、老化、龟裂或者接头处松散使电缆漏电;有的潜水泵没有接零(接地)保护线,有的虽有,但在现场无法实施。
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潜水泵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外观检查和绝缘情况测试,发现问题必须维修 ,严禁带病使用。使用中,不停电时禁止接近潜水泵,使用后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妥善保管。
2、如果为潜水泵接用电源的电工疏忽大意,错将电源相线与接在水泵外壳上的保护零线接在一起,送电后,水泵外壳和工作区域的水面上都会带电,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要求操作电工必须仔细认真,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核准接线是否正确,如有工人必须在运行的潜水泵周围工作,则必须安装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的漏电保护器,并在每次工作开始前检查保护器是否正确动作。敷设在潮湿地方的电源线尽量不要有接头,如必须有接头,接头必须有防水措施,并架空敷设。
案例二 错接插座电源线造成触电事故
如果为插座接线的电工疏忽大意,错将电源相线接在单相三极插座的保护接地极上,送电后,用电设备外壳会带电,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例如我们使用电络铁等手持工具时,常常会碰到电源线不够长需要延长的情况,有时需要将电源线直接接在插头上,如果疏忽大意,将插头的接地极与电源相线连接,此时使用的电气设备外壳带电,如有人触碰,将会发生触电事故。
避免此类事故的根本方法还是需要操作电工增强责任心,严格按照规范接电用电。要求操作电工必须仔细认真,接线完毕后仔细检查接线是否正确,送电后,仔细验电确认。
案例三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造成的触电事故(手枪钻、磨光机、封袋机电动风葫芦、电动清洗机等)
手持电动工具使用面大,使用场所环境复杂,流动性强,不易管理,出现缺陷时,维修不及时,使用时需手持紧握,所以触电的危险性很大,每年全国发生在手持电动工具上的安全事故较多。
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必须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各单位应依据国家标准加强对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类似电器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辨认铭牌,检查工具或设备的性能是否与使用条件相适应。
2.定期对工具进行安全状况检查。检查其防护罩、防护盖、手柄防护装置等有无损伤或松动。工具必须配置合格的插头、插座,禁止使用线头与插头连接。
3.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失灵、破损、接线有无松动,并根据用电特征安装高灵敏度漏电保护器或采取电气隔离及其它安全措施。
4.电源线应采用橡皮软电缆:单相用三芯电缆,三相用四芯电缆;电缆不得有破损或龟裂、中间不得有接头。
5.设备应有良好的接零或接地措施,且保护导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
6.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配合绝缘用具,操作者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穿绝缘靴,戴好绝缘手套。
7.绝缘电阻合格,设备的绝缘电阻不低于2MΩ——7MΩ。
8.装设合格的短路保护装置。
9.手持电动工具修理后不得降低原设计确定的安全技术指标。
10.用毕及时切断电源,并妥善保管。
案例四 检修中误送电、误停电、设备自动开车造成的事故
1.我厂检修车间检修二车间浆化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