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1.doc

发布:2019-12-06约3.0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28个生字, 会写11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   3.情感目标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动物园中的大象我们都见过。 可是你们知道大象也曾在战场上冲杀吗?《最后一头战象》就向我们讲了战象的最后一天。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读课文, 每个字都读准, 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读)。   2.指名分段读。提出认真听的要求。评读。   3.请5 位同学比赛读。 评议。   4.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 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出示生字卡认读。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齐读。开火车读。看看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不会读。 三、抓住重点句, 品读课文。   1.找出使你感动的句子, 带着感情朗读。   2.说一说, 这些句子为什么使你感动?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 拓展延伸。 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嘎羧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在这最后一天中嘎羧都做了哪些事情?(预感死亡。 寻找象鞍。 绕寨三圈。 怀念战友。 自掘象冢)   2.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   3.嘎羧要走了全村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4.请你闭上眼睛, 在脑海里想一想嘎羧站在打洛江畔怀念战友的场景。  三、深入分析课文。 (集体讨论)   1.课文中对嘎羧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从文中找一找, 说一说对嘎羧的行为进行具体描写有什么好处?   2.嘎羧为什么不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反而是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   3.你对大象这种动物有什么新的认识?  四、作业。   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 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 都十分感人。 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 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 并写下来。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最美好的礼物教案 冀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正确认读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3.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 过程与方法: ??? 1.谈话导入,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的道理。 ???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 ??? 3.研读课文,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的内心,感受快乐的真谛。 ??? 4.拓展延伸,进一步感悟“给予是快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乐于奉献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是本文重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在什么时候得到过礼物?在得到的礼物中认为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出示课件 2.教师总结:在每个人的眼里最美好的礼物都有它独特的含义。文中保罗在圣诞节也收获了一份最美好的礼物。教师板书:最美好的礼物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初读提示:出示课件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随机指导学生学习。 3.学习本课生字词。出示课件 兜:注意“白”与“儿”之间不封口。 羡:上下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逛:形声字,半包围结构。 橱:木+厨=橱,形声字。 4.交流思考问题。 交流预设:出示课件 在快到圣诞节的时候,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小男孩儿,在短暂的相处中,保罗两次猜错小男孩的想法。这个年少的哥哥,用他的言行强烈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复述故事。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根据地点的变化理清作者叙述的思路。 (保罗轿车经过的地方:办公室前、途中、小男孩儿家门前、街道上等。)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写作思路复述课文故事。 ?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走进新课。 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含义。 围绕保罗两次猜错小男孩的想法,仔细品味文中重点语句。 1.学习提示:出示课件 (1)默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保罗两次猜错小男孩的想法。思考:当时小男孩儿是怎么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