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授课教案(李凤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蒙古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案
教师所在教学部: 水文水资源
讲 授 课 程: 《工程水文学》
教 师 姓 名: 李凤玲
教 师 职 称: 副教授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制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工程水文学》 课程编号 0615225 授课专业 水利工程 年级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校级公共课( )专业课( )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 () 选修课 限选课( ( ) 任选课( )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 ) 实践课( ) 考核方式 考试( ( )考查( ) 总学时数 总学时32课堂讲授 32 实践学时 0 学分 2 教 材 名 称 《工程水文学》 作 者 任树梅、朱仲元 出 版 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 指定参考书 1.《工程水文学》 作者 詹道江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2.《工程水文学》 作者 林益冬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教学目标及
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水文学》是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水文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水文测验技术和工程水文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具有不同资料条件下进行水文分析和计算的方法,为学习专业课,从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掌握水位及流量观测的原理与掌握适线法及相关分析方法掌握设计洪峰及设计洪量的计算,以及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运用降雨径流关系图及蓄满产流方法计算径流量。掌握具有较充分暴雨资料情况下推求设计暴雨以及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 、1-2 、1-3、2-1 、2-2 题 目 绪论、水循环及水量平衡、河流和流域 教学目的与要求 ⑴了解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阶段中的作用;
⑵了解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
⑶了解水文循环及水量平衡方程、掌握河流和流域的基本概念。 教学主要
内 容 水文学、工程水文学概念;
水文计算的任务;
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及地球上的水量平衡;
河流和流域:
河流的形成与分段、河流的基本特征、水系的概念、流域与分水线的概念、流域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
与难点及
解决途径 重点:水文计算的任务、水文循环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课堂讲授 参考资料 课后作业与思考题 教学后记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案
分 页—2
授课时间 2011年9月 日第 周 星期四 第四大节 授课教室 新教 授课班级 09级水工1、2、3班 应到人数 94 实到人数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2-3 、2-4 、2-5 、2-6 题 目 降水、蒸发、下渗、径流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⑴了解降水的成因和分类,降水观测的仪器、观测方法以及如何描述降雨特征,掌握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
⑵了解蒸发的物理机制,理解水面蒸发量的确定方法,掌握流域总蒸发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⑶了解下渗的物理过程,下渗量的测定方法,掌握霍顿公式;
⑷掌握径流的表示方法和影响径流的因素,重点掌握径流的形成过程。 教学主要
内 容 降水成因和分类、降水观测、降水特征、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
蒸发物理机制、水面蒸发量的确定流域总蒸发的计算;
下渗物理过程、霍顿公式;
径流的表示方法、影响径流因素、径流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
与难点及
解决途径 重点: 降雨、蒸发、下渗机理,径流的形成过程
难点:径流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课堂讲授 参考资料 课后作业与思考题 作业:2-1、2-2、2-3、2-4、2-5 教学后记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案
分 页—3
授课时间 2011年9月 日第 周 星期四 第四大节 授课教室 新教 授课班级 09级水工1、2、3班 应到人数 94 实到人数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3-1 、3-2 、3-3 题 目 水文测站、水位观测、流量测验 教学目的与要求 ⑴一般了解水文测站的任务、水文测站的分类,水文站网的布设,重点了解水文测站的布设;
⑵了解水位观测设备,水位观测方法,以及观测成果整理;
⑶了解测流仪器,掌握流速仪测流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主要
内 容 水文测站的任务、水文测站的分类,水文站网的布设;
水位观测方法,观测成果整理;
测流仪流量测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