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 全等三角形(三)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 .pdf

发布:2024-02-28约6.6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题一

ABCDADBCBCDCCFBCDDFABBF

题面:已知:如图,在梯形中,∥,=,平分∠,∥,的延长线

DCE

交于点。

BFCDFCADDE

求证:(1)△≌△;(2)=

AD

E

F

BC

题二

题面:如图①,OP是∠MON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

三角形。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②,在△ABC中,∠ACB是直角,∠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

AD、CE相交于点F。请你判断并写出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③,在△ABC中,如果∠ACB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请问,你在(1)

B

中所得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MB

EE

D

FDF

OP

AC

NAC

图①图②图③

题三

题面: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

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阅读与证明:(1)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

已知:△ABC、△ABC均为锐角三角形,AB=AB,BC=BC,∠C=∠C。

111111ll

求证:△ABC≌△ABC。

111

(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分别过点B,B作BD⊥CA于D,

1

DB⊥CA于D.

11111

则∠BDC=∠BDC=90°,

111

∵BC=BC,∠C=∠C,

111

∴△BCD≌△BCD,

111

∴BD=BD.

11

(2)归纳与叙述:

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

题四

题面:下列4个判断:

(1)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三角形6个边、角元素中,有5个元素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一边及其他两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上述判断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举出反例。

第-1-页

题五

00

题面:如图,已知△ABC中,AB=BD=1,∠ABC=90,把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DEF的

直角顶点D放在AC的中点上(直角三角板的短直角边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