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施工质量管理程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施工质量管理程序
1.0 目的
确保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施工和服务过程质量的所有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公司(或项目)的质量目标。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土石方、地基与基础、拆除等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
3.0 职责
3.1工程部负责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并作好技术交底工作,负责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负责对项目部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指导、检查与考核。
3.2 项目部按规定接收设计文件,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并对其结果进行确认,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3.3 工程部负责做好现场施工机具的管理。
4.0 程序内容
4.1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
工程开工前,由工程部组织项目部及工程部具体实施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策划,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和规定的职责实施,包括一些内容:
1质量目标和要求;
2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
3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
4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
5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
6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7进度控制措施;
8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相关标准;
9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10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11应收集的信息及其传递要求;
12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
13施工管理应形成的记录;
14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
15质量管理的其他要求。
工程部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报给发包方或监理方确认。
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对影响过程的所有因素包括工艺参数、人员、设备、材料、工艺方法及环境,通过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并严格加以控制,使之处于受控状态。
4.2.1施工人员的控制
工程部会同行政部、安环部管理施工人员,检查所有施工操作人员是否符合程序规定的资格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培训,合格后上岗。所有从事特殊过程的人员必须在资质证书规定的项目范围内作业。
4.2.2 施工机具、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控制
项目部负责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安装、验收,工程部派专人对设备使用保养负责;工程施工所用材料,材料员应验证和标识,验证是否符合有关图纸、技术文件、质量计划和程序文件的规定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由工程部按采购协议处置。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测量和试验设备应按《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执行。
4.2.3 施工工艺的控制
4.2.3.1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计划向项目工长和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项目经理可组织对工序作业人员进行交底,明确工序应达到的质量要求,使作业人员掌握工艺操作方法。
4.2.3.2工程技术负责人应编制工程的各阶段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遇有冬、雨期施工时,项目部要严格按冬雨期施工技术措施组织施工。
4.2.3.3对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项目质量计划向监控人进行书面的专项技术交底,交底要明确监控内容及监控方法。
4.2.3施工安全与环保的控制
项目部在组织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建设部有关现场达标的《建筑安全检查评分标准》,作好现场安全施工;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粉尘(烟尘)、废弃物、噪声、废气等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4.2.4工序质量控制
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开展三工序(保证本工序、监督检查上工序、服务下工序)活动,执行三检制(操作者自检、交接检和专职质量检查员专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并作好交接检记录。
工序的质量控制执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相关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4.2.5不合格品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2.6关键过程的控制
4.2.6.1关键过程可按以下内容进行选择:
a)首次碰到的“四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b)其它认为对工程施工过程结果有重要和直接影响的分项工程或工序(如测量等)。
c)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及特点进行选择。
4.2.6.2项目质量计划中应明确关键过程并设置质量控制点,依据工艺标准编制关键过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在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监控的内容及监控的记录方法。作业指导书编写内容应包括:技术特点及要求、技术组织措施及责任人、检查标准、方法、所需人员素质,施工及检测设备技术性能,精度要求,施工环境要求、监控的记录方法等。
4.2.7过程确认
4.2.7.1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公司施工生产的特点,确定下列工程为需确认的范围:防水工程、焊接工程、混凝土施工等过程。
4.2.7.2在质量计划中明确需确认的过程,依据工艺标准有针对性的编制相关作业指导书,报总工审批。作业指导书中应包含工艺参数设计及控制内容,并规定监控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