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期三末测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CO2、O2B.H2O、C葡萄糖、尿素D.血红蛋白、氧化酶3.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4.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能力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6.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分别是( )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7.突触小体存在于( )
A.神经元轴突末梢 B.神经元树突末梢
C.神经元细胞体 D.两个神经元之间
8.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淡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 ( )
A.大脑皮层运动区B.大脑皮层S区
C.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H区
磷脂分子? ( )
A.3 B.5 C.6 D.10
11.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③摄水量增加 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12.下列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 )
A.皮肤和黏膜 B.血液和消化液
C.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 D.溶菌酶
13.下列结构中不属于抗原的是 ( )
A.牛痘病毒 B.
C. D.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导性免疫
15.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该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原因是破伤风抗毒素能( )
A.促进自身免疫反应B.增强细胞免疫作用C.使体内产生抗原D.特异性地中和外毒素X代表的细胞是 ( )
A.效应T细胞
B.浆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17.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盆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证明( )
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向光性与尖端无关
C.尖端是感光的部位 D.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18.方形暗箱内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口,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min匀速转1周。1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
19.在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凹凸不均)的西瓜,若切开观察,可见其内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 )
A.种子发育需要果实来提供营养 B.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C.无种子的子房绝对无法发育成果实D.光照不均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果树整枝修剪和棉花的摘心,都能提高产量,根据的原理是( )
A.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使其代谢旺盛
B.减少营养器官的生长,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
C.破坏顶端优势,使其多产生侧枝,从而提高产量
D.避免生枝过多,出现落花落果,从而降低产量
23.台湾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山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是( )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能量.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的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
A.46 B.25 C.12 D.96
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下列有关其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B.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
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