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以V公司为例.pdf

发布:2017-09-12约6.96万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最活跃的经济组成部分。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目前已经成 为中国经济的主力军,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中小企业表面繁荣的背后仍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中小企业的“短命” 现象普遍存在,统计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9年。毫无征兆的“突 然死亡”也时有发生,表面的一片繁荣之后往往是瞬间的崩盘。但是目前更多企 业的发展往往是无疾而终,这种普遍现象看似平常,但已经伤及到中小企业的健 康持续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薄弱的内 部控制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是 PC 机 上必要的“杀毒软件”,在我国,更多的中小企业如同没有预装杀毒软件的裸机,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病毒”的攻击,而部分中小企业则脆弱的 “一击就倒”。 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内部控制首先是管理学的概念,是企业现代管理 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管理目标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手段。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能够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内部控制系统,并通过控制 风险以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从而达到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 目前国家虽未从政策层面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强制性实施的要求,但 随着外部监管环境和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以建立并健全中 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仅能有效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效率与经营绩效,控 制经营风险,最为关键的是对提高全社会的效率都有深刻意义。所以进行中小企 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部控制涉及到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以实现控制目标为 目的。确保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以保护财产的安全与完 整,保证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并控制各种风险。内部控制由 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五要素构成。内部控制的目标 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五要素服从并服务于控制的四 目标。 内部控制首先是控制制度,属于自律系统,是一个动态过程;但是内部控 制仅能提供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内部控制建设的成的关键在于执行。用“木   4   桶理论”和“链条定律”来诠释内控制度,短板和弱环是企业内控的大忌和脆弱 的环节。 中小企业的特点比较明显,其法人治理结构相对形式化,经营权和所有权 不分离;组织结构层次简单且不健全,企业管理人员职责模糊,部门之间职责没 有清晰的边界;管理制度既不健全也缺乏相应的规范;并且采用灵活、特殊的生 产运作模式。 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内部控制的特殊性。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严重不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原始阶段,人 治大于法制现象严重;内部控制体系形同虚设,无法对公司治理形成有效地监控 和评测;经营者实际上拥有了对企业资产的控制权和处置权,并且直接控制着会 计信息的生成和利用,这样对内部控制实际上是抵触和反对的情绪;组织机构设 置不合理,信息沟通差,导致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对财务报告数据的严肃 性认识不足,会计制度流于形式,使会计制度失去了刚性和严肃性。 因此,为确保中小型企业内控制度落地,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时,要充分 把握企业的自身特点,在兼顾行业的特殊性的同时,着重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协 调配合、成本效益原则和相互牵制原则。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例结合的方法,在加深内部控制理论理解的同时,结合 内部控制环境现状,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进行剖析;同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从国内、外的经典理论及优秀企业的实际操作出发,解读优秀企业在内部控制的 经验;并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试图寻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方法和措 施;同时将V公司作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典型案例,对其实际情况进行诊 断与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尝试着给出解决方案。这对于我国中小企业 尤其是处于转型期的软件企业,就如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V公司是软件行业的中小企业,目前进入成长期。随着业务的发展,市场规 模的扩大,分支机构的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