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汽车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发布:2015-08-12约6.4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谈谈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汽车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于成祥 (江苏大学汽车及交通工程学院 212013) 摘要:道路交通安全研究早在六十年代就受到了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的重视,并己经取得了显著效果。综合研究了国外40多年来在道路交通安全方而系统的研究历程,将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总结归纳为:国内外交通安全状况、主动被动汽车安全技术。以期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计划和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 主动安全 被动安全 1国外交通安全状况 据1992年-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30万人死亡。1000—15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1994年全球每年的交通事故中有50万人死亡。也即全球每分钟有1人死亡。有15000万人遭受交通伤害。其中有1%致残。每年因交通事故要支出的费用上亿美元。1994年德国环境预测学会估计:在1995 - 2030年期间。如果今后机动车交通仍按1994年趋势发展.以1995年各国家的人口数据为依据。全球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将是法国人口总数的90%。受伤人数是中国人数的90% 。日前全球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结果将更是不容乐观的。所以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各国都面临交通肇事对道路交通安全带来的危机。 一下为几个国家资料统计制。表1、表2显示了一些国家在1990—1993年间及2000年按 国际统计指标口径统计的道路事故死亡人数和死亡率情况。从这近二十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每万辆车死亡人数远远高出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日前我国交通事故的严重性己受到了国际有关组织的关注。在我国从政府管理部门、交通执法机构、研究机构到每一位公民(包括幼儿)都应觉醒,关注道路交通安全、参与到治理道路交通安全的工作中来。 2国内交通安全状况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每年GNP的增长率约在8%以上。与此同时,机动车数不断快速增长,相比之下,交通安全却相对滞后,交通事故及伤亡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发生情况以2001年为例,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共75.5万起,首次突破70万大关。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人数为10.6万人,首次突破10万人大关。受伤人数为54.6万人,首次突破50万人大关,直接经济损失30.9亿元,首次突破30亿元人民币大关,分别比L:年增加22.4%, 12.90,%, 30.5%和15.7%。万车死亡率略有下降(由2000年的15.6下降为2001年的15.5), 10万人口死亡率明显上升(由2000年的7.27增至2001年的8.51),1970—2001年的万辆车死亡率与10万人口死亡率分别见图1, 2, 图1 1970-2001年万人死亡率示意图 图2 1970-2001年10万人口死亡率示意图 2001年,我国机动车总数猛增至6 852万,其中民用汽车总数为1 845万,较1999年分别增加27%和25% ,公路总计1 698 012公里,较1999年的l 351 691公里增加26%,高速公路合计为19 437公里,较1999年的11 605公里增加67.5%。 2.1事故特点 道路特点:其基本特点为4多,即:(1)道路交通事故多;(2)无交通控制或仅有标志标线控制的道路交通事故多;(3)平直道路交通事故多;(4)混合交通事故多。 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近年来高速公路事故增长迅速,事故数及致死率远较发达国家为高。2001年,高速公路事故数和死伤人数较2000年分别增长45 .2%、45 .6%和54.9%,远远超过全年事故数和死伤数的平均上升幅度,后者分别为22.4%,12.9%和30.5%。 2001年高速公路的里程数占全国公路总里程数的1.14%,但事故数却占3.25%,1997—2001年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事故数所占的百分比为2.74%—3.060!0,远远超过其与总里程数的百分比。  驾驶员肇事特点:机动车驾驶员仍是肇事的主体。2001年中,分别占全年事故数和死伤数的93.4%, 88.1%和93.0%。值得注意的是:非驾驶员驾车肇事的比例很高,占全年事故和死伤数的20.4%, 31.6%和25.6%。与2000年的情况相似,后者分别占总数的20.5%, 35.4%和26.4%。说明这一严重违章的现象仍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机动车肇事特点:小型客车所占比例与上一年相近,分别占事故数和死伤数的37.9%, 21.0%和31.9%,而上一年分别为 37.1%,19.9%和30. 6% ,摩托车肇事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占事故数和死伤数的15.4%. 18.9%和22 . 90%,与上一年大体相近,上一年分别占13.0%, 18.3%和23.2%。 另一突出的问题是农用运输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