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节植物的水分代谢.ppt

发布:2017-06-17约5.21千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植物的含水量 植物的含水量一般占组织鲜重的70%~90%。它随植物种类、植物组织以及外界环境条件而变化。 1、 不同植物: 水生植物:在90%以上; 中生植物:70% ~ 90%; 旱生植物:低于中生植物; 地衣:6%。 2、同一植物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含水量有差异。 3、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含水量不同。 第一节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 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1. 水是原生质的主要组分; 2. 水直接参与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 3. 水是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运输物质的良好介质; 4. 水能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 5. 细胞分裂和延伸生长都需要足够的水; 6. 水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三、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1.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有: 自由水:距离胶体颗粒较远,可以自由移动的 水分。 束缚水:较牢固地被细胞胶体颗粒吸附,不易 流动的水分。 2.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影响代谢和抗逆性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高时,代谢旺盛,但抗逆性较强。 ;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低时,代谢缓慢,但抗逆性较强。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植物细胞的水势 1.概念 水势指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即水溶液的化学势( μw )与同温同压同一系统中纯水的化学势(μw0 )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 Vw )所得的商,用ψw表示。 ψw= =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植物细胞的水势 2.水势的大小和单位: 纯水的水势(ψw0)最大ψw0=0,植物细胞的水势都为负值。 水势的单位:兆帕(MPa)、帕(Pa)、巴(bar)、大气压(atm)。 1巴=0.1MPa = 0.987 大气压 = 105 帕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植物细胞的水势 3.植物细胞水势的组分: 1)溶质势: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又称渗透势。用ψs表示。 ψs =ψπ=-P(渗透压)=-iCRT 细胞中含有大量溶质,其溶质势为各溶质势的总和。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2)压力势:是指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引起的细胞水势增加的数值,用ψp表示。 原生质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压力,而细胞壁对原生质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这就是细胞的压力势。 压力势等于提高了细胞液的水势。细胞压力势一般为正值。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3)衬质势: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数值,用ψp表示。原生质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压力,而细胞壁对原生质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这就是细胞的压力势。细胞压力势一般为负值,只有在蒸腾过旺时为正值。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植物细胞的水势 5.相邻细胞水分移动的规律: 水分总是从水势高的部位向水势低的部位流动。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二、 细胞吸水的方式: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二、 细胞吸水的方式: 1.渗透吸水:由于ψw的下降而引起细胞吸水。是含有液泡的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二、 细胞吸水的方式: 2.吸胀吸水:依赖于低的ψm而引起的吸水。是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燥种子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 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二、 细胞吸水的方式: 3.降压吸水:由ψp的降低而引发的细胞吸水。蒸腾过旺盛时,可能导致的细胞吸水方式。 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一、根系吸水的部位: 主要在根尖的根毛区。具体的说是在根尖木质部已成熟的伸长区及邻接伸长区的部分成熟期。 地上部也可吸收水分。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二、根系吸水的方式:  1.主动吸水:由于根本身的生理活动引起的植 物吸收水分的现象,与地上部无关。其动力 是根压。  2.被动吸水:由于地上部的蒸腾作用而引起的 根部吸水,被动吸水的动力是蒸腾拉力。 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三.根系吸水的机理:  1.主动吸水的机理:   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压: 根压:指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伤流和吐水是证实根压存在的两种生理现象。  吐水: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是由根压引起的。  伤流:是指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伤流是根压引起的。 第三节 植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