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练习与思考原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修订本《语言学纲要》指导书习题
导 言 2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3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4
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 6
第四章 语 法 8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10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12
第七章 语言的演变和分化 13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14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15
导 言
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 )、( )、和( )、
2.语言学是( )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 )
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 )的( )
4、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 )-( )-( )-( )-( )五个阶段。
5、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 )、
6、( )、( )、( )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判断正误
( )1、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
( )2、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
( )3、理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一般规律的,不受具体语言研究影响。
( )4、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根本问题。
三、思考题
1、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关联?
2、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
3、语言学学科内部都有哪些研究分类?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说语言学是一门基础科学?
5、为什么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
6、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
1、语言的功能包括( )功能和( )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 )功能和( )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 )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 )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 )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 )阶段和( )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 )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 )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 )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5、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指什么?临界期的存在说明语言的哪些特性?
6、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7、张三说,“我们先发明了电视,然后才给电视命名,所以思维不需要语言。”张三的错误在哪里?
8、举例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填空
1,、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 )和( )组装起来的。
2、符号包含( )和( )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 )的概括。
4、我们是通过( )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 )的。
5、语言的表达是对心里现实的( )
6、心理现实是存在于( )和( )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7、语言符号的( )和( ),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8、语言符号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 )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 )层的最小单位。
9、( )和( )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0、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 )和( )。
二、判断正误
( )1、一种语言可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
( )2、语言是一种社会规约,所以每个人说话是不自由的。
(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具有一般性。
( )4、语言是丰富人的心理现实的重要途径。
( )5、心理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与客观现实是等同的。
( )6、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属的符号系统。
( )7、现实中的句子是无穷的,所以组合关系也是无限的。
( )8、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语素。
( )9、句子是比词组高一层级的符号单位,所以句子的长度一定大于词组。
( )10、“飞鸟”和“小鸟”具有同样的组合关系。
三、思考题
1、听到一个熟人在说话,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说话,这个过程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吗?为什么?
2、语言符号如何增进人的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
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