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导和练第一轮复习_第二章_力_物体的平衡_第二章检测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检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知识点 题号 1.三种常见的力 1、4 2.力的合成与分解 3、7 3.受力分析 6、9、12 4.共点力的平衡 2、5、8、11、13 5.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0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6题为单选题,7~9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2012广东省六校第二次联考)如图所示,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和桌面
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分别是绳和桌面
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和桌面
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分别是绳和桌面
解析:P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拉力和摩擦力都是接触力,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选B.
2.(2013攀枝花模拟)将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圆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块固定在基地上,第1、2块间的接触面是竖直的,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间所夹的圆心角为30°.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1、2块石块间的作用力和第1、3块石块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为( B )
A.1/2 B. C. D.
解析:选择物块1作为研究对象,隔离物块1,画出物块1的受力图,如图所示.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F31sin 30°=G,解得F31=2G,F21tan 30°=G,解得F21=G,F21∶F31=∶2,选项B正确.
3.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现将斜面倾角由30°增大到37°,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A对斜面的压力不变 B.A对斜面的压力增大
C.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解析:物体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重力沿平行于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则静摩擦力f=mgsin θ,f随θ的增大而增大;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mgcos θ,由牛顿第三定律,A对斜面的压力N=mgcos θ,随θ的增大而减小.选项D正确.
4.(2012江西省白鹭洲中学月考)如图(甲)所示,斜面体M的底面粗糙,斜面光滑,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放在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弹簧的轴线与斜面平行.若物块在斜面上来回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应是图(乙)中的哪一个( C )
解析:以斜面体M为研究对象,斜面体受重力、物块m的压力、地面的支持力和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作用而保持静止状态,物块在斜面上来回运动,物块对斜面的压力不变,斜面体所受外力不变,故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不发生变化,选项C正确.
5.(2012乌鲁木齐第二次诊断性测验)如图所示,半圆形碗半径为R,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蚂蚁由碗的底部向上爬,蚂蚁所能爬到的最大高度为h=R,则蚂蚁与碗面间摩擦力的最大值为( D )
A.0.4mg B.0.6mg
C.0.75mg D.0.8mg
解析:由题意可得蚂蚁爬到距碗底的高度为h=R时,蚂蚁与碗面之间达到了最大静摩擦力,设蚂蚁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几何知识可得cos θ==0.6,则θ=53°,蚂蚁此时处于平衡状态:f=mgsin θ=0.8mg,选项D正确.
6.(2013潍坊市一模)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左侧是圆弧面,右侧是倾角为θ的斜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A顶点上的小滑轮,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小球,当两球静止时,小球m1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θ,不计一切摩擦,则m1、m2之间的关系是( B )
A.m1=m2 B.m1=m2tan θ
C.m1=m2cot θ D.m1=m2cos θ
解析:设绳中张力大小为F,分别对m1和m2两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于两球均静止,受力平衡,
对m1有:F-m1gcos θ=0①
对m2有:F-m2gsin θ=0②
联立①、②两式可得:m1=m2tan θ,所以答案是B.
7.(2012江西省信丰中学一模)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并未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A、B之间的摩擦力可能大小不变
B.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
解析:初始状态,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和平行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f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