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ppt

发布:2017-03-24约9.4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组织行为学 第二编 个体行为管理 第二章 知觉和情感原理 知觉原理 情绪情感原理 §2-1知觉原理 知觉(认识) 制约知觉的因素 对人的知觉(社会知觉) 归因理论     一、知觉(认识) 1、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俗称认识) 注意: (1)知觉是对当前现实的直接反映 (2)知觉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是事物的意义 (3)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绝不同于客观事物本身 三、对人的知觉(社会知觉) (一)对他人的知觉 1、他人知觉的特点 对他人的知觉,其内容不仅是形成对他人外部特征的印象,也不仅是把他人简单认识出来,而是要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猜测他的内部心理状态,如猜测他人的需要、动机等人格持征,以形成对他人的完整印象。 在人们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猜测他人内心状态时,这各猜测和解释必然受到主体的需要、动机、知识、经验、态度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容易带有主观色彩,因此往往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他人的实际情况。 曲线正方形 这些是完全的正方形吗?其实它们的边线都是笔直而彼此平行的。 比尔·切斯塞尔创作。 扭曲的圆 韦德螺旋:这真是一个螺旋吗? 英国视觉科学家、艺术家尼古拉斯·韦德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弗雷泽螺旋幻觉的变体形式。虽然图形看起来像螺旋,但实际上它是一系列同心圆。 黑林图形 黑林图形:黑线看起来是不是向外弯曲的? 这种经典幻觉由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沃德·黑林首先发现。 2、对他人知觉的若干效应    对他人的知觉是根据该人表面特征的观察 来确定其个性,具有: 三、对人的知觉(社会知觉) (三)自我知觉 把自己作为知觉对象,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知觉,称为自我知觉。 1、自我知觉的作用――个人行为的起点 积极自我:成就动机高,积极性高 消极自我:成就动机低,积极性低 三、对人的知觉(社会知觉) 2、自我意识的形成途径 (1)重要他人的系统评价: “以人为镜”=通过“人看我”“看我” (2)个人反复成功、失败的体验 四、归因理论 1、什么是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的解释或判断。 四、归因理论 3、归因的特点(规律) (1)对行为者成功失败的归因特点 四、归因理论 (2)对他人一般行为归因的规律: A、?? 区别性(待殊性)  当个体的行为反常――外部归因或情景归因  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相同行为――内在归因 B、一致性(普遍性)   在相同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有同样的行为,某人也出现这种行为时,做外部归因;而当其人行为与众不同时.则做内部归因。 C、一贯性(稳定性):是指个人的某种行为在不同情景下是否一贯和稳定。     行为反常――外在情境归因     行为贯常――内在归因 五、知觉原理的管理运用 §2-2 情绪情感原理 一、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叫情绪情感。是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满足与否和满足程度的心理体验。是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 概念理解 1、客观事物是人的情绪情感产生的客观来源 2、人的需要及人对自己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关系的认识,是产生情绪和情感的主观原因。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联系 1、二者区别: ? 2、二者联系 情绪情感原理的管理运用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知觉?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2、? 对人知觉的偏差会导致哪些效应?度举例加以说明。 3、? 何为归因?归因有何特点? 4、? 知觉原理应用于管理有什么作用? 5、? 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6、? 基本的情绪状态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 7、? 怎样在管理中运用情绪情感原理?    我们在作决策和评价自己或别人时往往会错误,有时是因为存在着偏见,有时是凭直觉。因此,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判断。下列50个问题就是检验你对人的行为的认知与归因,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句子,并填上“T”(正确)或“F”(错误)。 大学毕业成绩位于前三名的学生参加工作后挣的钱一般比普通毕业生高。 天才和愚蠢紧密相联。 如果你是破产企业的领导者,你会认为在众多导致破产的因素中,环境一个成功的企业,其最高领导者的智商和情商都高于一般人。 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足智者体弱身虚。 在组织中,经常缺勤的员工是对工作不胜任的员工。 寡言者多智。 一般说来,男性管理者比女性管理者更有能力与魄力。 如果我有权力,我就能成功。 所有的人生来就具有相同的取得成功的能力。 高收入家庭成功者比例高,低收入家庭成功者比例低。 读书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