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京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2012.0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A B C D
4.《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据材料可知,元行省
A.最初是中央派出机构 B.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辖区广阔且权力较大
5.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6.右图是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该址原为李鸿章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其产鼎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以下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
B.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
C.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D.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
7.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 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文中划线部分应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8.右图是于江西某古代民居中拍摄到的“裹脚凳”。凳子最上方横梁为3寸,中间横梁用于缠布,最下方的盒子用于放置药物和香料。女子缠足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畸形,更是心理的禁锢。最初以法令形式明确禁止此陋习的政府是
A.晚清政府
B.湖北军政府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9.“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这段话反映的应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变法大兴民权
B.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君主专制
C.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呼吁国民思想解放
D.无产阶级政党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10.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20世纪两次历史性巨变。这两次巨变都
《大总统誓词》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
①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④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
A.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 B.利用市场实现经济运行
C.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 D.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12.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3.右图是2012年3月在全国上映的电影《钱学森》的海报。影片再现了钱学森冲破重重困难最终回国报效祖国,成为“两弹一星”之父的传奇经历。下列有关钱学森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A.20世纪50年代朱我围仿制的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文革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新时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4.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