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孟鲁司特与舒利迭联合治疗重度哮喘有效性分析.doc

发布:2018-08-30约3.3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孟鲁司特与舒利迭联合治疗重度哮喘有效性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血气分析、肺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较治疗前改善,且试验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肝功能、肾功能和血、尿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对照组有1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未经处理症状自行消失。结论: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重症哮喘有效减轻了临床不适症状,改善肺功能,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关键词】 孟鲁司特; 舒利迭; 重症哮喘   中图分类号 R5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9-0025-02   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一种由许多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发挥作用的慢性气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1],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疾病的发展,影响预后。重度哮喘发作时阻塞气道,呼吸困难,造成缺氧。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儿童免疫力的降低,导致哮喘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该病的治疗方法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目前《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NA)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面已提出了明确的方法,提倡联合用药,且作为该病的首要治疗方案[2]。本文应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重度哮喘的56例患儿,男25例,女31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8.22±5.02)岁,病程4个月~1年,所有患儿均排除严重的心、肝脏、肾脏、血液系统疾病。将上述56例重度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吸入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100 μg,2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片剂口服,5岁10 mg,1次/d,连续应用12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评分:0分:无气息、胸闷、咳嗽及呼吸道症状等;1分:上述症状间歇出现或明显减轻;2分:中度或频繁出现,影响日常生活;3分:症状持续加重;4分:端坐或高枕位呼吸,无法活动,失眠,无法入睡[4]。1周进行一次评分。(2)利用肺功能仪测定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和呼吸风流速(PEF),FEV1改善率=(治疗后FEV1-治疗前FEV1)/治疗前FEV1×100%[5];血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aO2、PaCO2及血液的pH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试验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 治疗后8周   试验组(n=28) 4.35±0.81 0.46±0.35* 0.13±0.10* 0*   对照组(n=28) 4.32±0.90 2.84±0.82 1.10±0.79 0.51±0.50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儿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n=28) 1.03±0.21 1.51±0.53*   对照组(n=28) 1.02±0.25 1.21±0.2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较治疗前改善,且试验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   组别 时间 PaO2(mm Hg) PaCO2(mm Hg) pH值   试验组(n=28) 治疗前 53.41±16.02 51.51±13.20 7.30±0.20   治疗后 70.22±15.02*# 31.71±12.54*# 7.31±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