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国际货币体系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 第四节 欧洲货币体系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 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指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采用的一系列安排和管理,以及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一套规则和机构的总和。 可以自发形成而为各国所普遍接受,如金本位制;也可以通过国际会议用协定的形式建立和确定下来,如布雷顿森林体系。 阅读:货币本位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它涉及储备资产的性质;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根据储备性质,可将国际货币体系分为三类: 1)纯粹商品本位(金本位)货币体系2)纯粹信用本位(信用本位)货币体系3)混合本位(金汇兑本位)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本位制度 2)汇率制度 3)储备制度 4)国际收支调节制度 5)组织形式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1.1816-1937金本位制货币体系: 以一定量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是一种商品货币本位。 特点和优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比较稳定。 缺陷表现在三个方面: 1)赖以生存的基础不稳定,即黄金存量的增长跟不上 生产和流通的不断扩大; 2)黄金的自由流入和流出,调节负担落在逆差国身 上,带有紧缩倾向; 3)开采黄金的耗费巨大。 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不再流通金币,黄金不再自发的调节货币流通;银行券与黄金不再自由兑换;汇率波动不再限于黄金输送点之间,可兑换黄金的关键货币压力增大。1929-1933世界经济大危机导致金本位制的最终崩溃。区域性的货币集团纷纷出现。 2. 1944-1973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协定》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和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阅读:划分货币制度的标准 ①以汇率为标准 A、固定汇率制度; B、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C、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②以国际储备形式为划分标准 A、金本位制度:以黄金充当国际储备; (19世纪~一战前) B、信用本位制度:某一国或几国通货创造出信用,其 它各国认可的信用工具来充当国际储备;(1976~今) C、金汇兑本位制度:以黄金和某一国通货及国际信用工 具共同为国际储备。 (1944~1973)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主要内容(BrettonWoods System) a)美元与黄金挂钩,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b)实行固定汇率制; c)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保障提供辅助性的储备供应来 源(普通提款权) d)取消歧视性货币措施(不限制经常项目支付); e)规定“稀缺货币”条款。 2.特点: 一固定、双挂钩、上下限、政府干预、允许调整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a) 为稳定国际金融环境和扩大国际贸易提供了 有利条件;b) 美元供应弥补了黄金储备的不足,一定程度 上解决了国际清尝力不足的问题;c) 实施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具有较好的稳 定性和一定的灵活性,便利国际经济活动的 开展和各会员国执行独立的经济政策;d) 提供了磋商和协调国际货币事务的机构,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三.体系的崩溃及其原因 根本原因:发展不平衡基本原因:“特里芬两难”(美元稳定与美元泛滥; 黄金有限与维持官价)(Triffen Dilemma) 直接原因:美元危机 挽救美元危机的一系列措施:第一次危机时:黄金总库;“十国集团”借款总安排; “互惠借款协定”第二次危机时:美国单方面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 实行黄金双价制第三次危机时:实行新经济政策;签订“史密森协议”第四次危机时:美元再次贬值,黄金官价再调整;实 行浮动汇率制;“牙买加协议”签订。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IMF着手组建新的国际货币制度,于1972年7月成立“二十国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达成“牙买加协议” (Jamaica Agreement)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建立。 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