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
简要介绍了当今世界数控发展的趋势我国数控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FANUC-15MB数控龙门式镗铣床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而且在“高精尖”数控技术关键技术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通过在设备维修、技术开发、生产等多部门多方面的接触和工作,并在的设备维修和设备管理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与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现就普遍存在数控机床电气设备维修的方法与实践上做一剖析阐述关键词:数控设备维护保养故障分析故障目 录
数控伺服系统………………………………3
1.1 伺服系统的发展……………………………………………3
1.2 数控系统的构成与特点……………………………………3
数控机床中伺服系统的现状………………………5
2.1 概述…………………………………………………………5
2.2 伺服系统的结构及分类……………………………………5
2.3 进给伺服系统的现状与展望………………………………6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性能………………………8
3.1 加工精度……………………………………………………8
3.2 开环放大倍数………………………………………………8
3.3 宽范围调速……………………………………………………9
第四章 FANUC-15MB数控FANUC-15MB数控进给轴的伺服控制原理及FANUC-15MB数控同步轴组的控制原理及FANUC-15MB数控诊断(1)?直流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由液压到电气的过程。电气伺服系统根据所驱动的电机类型分为直流(DC)伺服系统和交流(AC)伺服系统。50年代,无刷电机和直流电机实现了产品化,并在计算机外围设备和机械设备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70年代则是直流伺服电机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时代。
(2)交流伺服系统
??? 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随着微处理器技术、大功率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和电机永磁材料制造工艺的发展及其性能价格比的日益提高,交流伺服技术—交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控制系统逐渐成为主导产品。交流伺服驱动技术已经成为工业领域实现自动化的基础技术之一,并将逐渐取代直流伺服系统。(3)交直流伺服系统的比较
??? ???直流伺服驱动技术受电机本身缺陷的影响,其发展受到了限制。直流伺服电机存在机械结构复杂、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在运行过程中转子容易发热,影响了与其连接的其他机械设备的精度,难以应用到高速及大容量的场合,机械换向器则成为直流伺服驱动技术发展的瓶颈。
??? ???交流伺服电机克服了直流伺服电机存在的电刷、换向器等机械部件所带来的各种缺点,特别是交流伺服电机的过负荷特性和低惯性更体现出交流伺服系统的优越性。所以交流伺服系统在工厂自动化(FA)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上所述,伺服系统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满足一般工业应用要求,对性能指标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追求低成本、少维护、使用简单等特点的驱动产品,如变频电机、变频器等。另一个就是代表着伺服系统发展水平的主导产品—伺服电机、伺服控制器,追求高性能、高速度、数字化、智能型、网络化的驱动控制,以满足用户较高的应用要求。第二章????数控机床中伺服系统的现状
2.1伺服系统的概述
??? 伺服系统是以机械运动的驱动设备,电动机为控制对象,以控制器为核心,以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为执行机构,在自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组成的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这类系统控制电动机的转矩、转速和转角,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运动机械的运动要求。具体在数控机床中,伺服系统接收数控系统发出的位移、速度指令,经变换、放调与整大后,由电动机和机械传动机构驱动机床坐标轴、主轴等,带动工作台及刀架,通过轴的联动使刀具相对工件产生各种复杂的机械运动,从而加工出用户所要求的复杂形状的工件。
?从基本结构来看,伺服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控制器、功率驱动装置、反馈装置和电动机控制器按照数控系统的给定值和通过反馈装置检测的实际运行值的差,调节控制量;功率驱动装置作为系统的主回路,一方面按控制量的大小将电网中的电能作用到电动机之上,调节电动机转矩的大小,另一方面按电动机的要求把恒压恒频的电网供电转换为电动机所需的交流电或直流电;电动机则按供电大小拖动机械运转。主要成分变化多样,其中任何部分的变化都可构成不同种类的伺服系统。如根据驱动电动机的类型,可将其分为直流伺服和交流伺服;根据控制器实现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模拟伺服和数字伺服;根据控制器中闭环的多少,可将其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单环控制系统、双环控制系统和多环控制系统。考虑伺服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本文首先按机床中传动机械的不同将其分为进给伺服与主轴伺服,然后再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