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的结算风险及防范开题报告9h0uoclh.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系别
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
国际商务
班级
06国际商务3班
姓名
学号
2006230143231
联系方式题目
信用证的结算风险及防范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2561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4285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1331亿美元,在世界各国贸易排名中稳居前列,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在加速发展国际贸易的同时,一方面,由于国内外有关政策法规及国际贸易惯例的修订与调整,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直接从事进出口业务;另一方面,我国也将面临着更加复杂和难以防范的各种进出口贸易风险。在国际经济结算方式中包括信用证、汇付、托收,而信用证结算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由于其属于银行信用,对贸易双方来讲都具有安全保证作用,因而是一种比较安全的结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贸易双方的信用风险问题。但是在实际贸易过程中无论对出口商,还是进口商,或者银行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是站在各位经济学家及研究学者的最新研究结果上,集各家之所长,让信用证的结算风险及防范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这一论题得到更综合的总结。它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方面让各企业在对外贸易时能更好地了解当前的贸易结算方式,从而慎重地选择对外贸易支付方式;另一方面,本文总结了当前最先进的理论,让各位有意再进一步研究本论题的研究学者可以更方便地查找资料,进而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文献综述
冷柏军在他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2008)中立足于市场,借鉴了国际领域领先水平的贸易工作经验,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对国际贸易工作从理论到操作的方方面面做了详细具体的介绍,从国际贸易术语、标的物及相关条款、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到国际贸易货款的结算,做了系统全面的解释。在国际贸易货款的结算中,剖析了信用证的含义、特点及作用和有关信用证的国际惯例,引用案例对信用证的当事人及其职责和信用证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阐析,信用证是开证行与受益人的单方签字生效的契约,其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的重要支付方式,但也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风险,各贸易方要在实际交易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李雪竹在《信用证风险及其防范措施》(2008)中对信用证的特点、出口商和进口商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所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信用证作为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给予买卖双方很大的安全保障,但是在具体信用证操作业务中,要清醒地认识到信用证可能存在的风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一些无谓的损失。
郑锦在《浅谈信用证风险与规避》(2008)中指出作为现代国际贸易中重要的支付方式,信用证得到广泛的使用。由于信用证交易的复杂性以及信用证制度本身只关注单据是否相符而不去考虑其它因素的特点,导致信用证风险的频繁发生,因而全面剖析了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进出口双方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针对所存在的风险提出了规避措施。
黄嘉在《浅析信用证结算中的风险及其防范》(2006)中提到信用证是现代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结算方式,但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风险,指出了贸易实践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曹愉、郝志刚在《出口商信用证风险及其风范》(2007)中全面阐述了信用证制度与信用证风险的关系,分析了出口商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他们认为做好客户和开证行的资信调查、做好审证工作、学会通过单据来控制货物、出口商应向我国保险机构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发生拒付时应采取的措施及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等是出口商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的风险防范措施。
廖琼在《信用证结算的作用、风险及防范》(2008)中首先解释了信用证的特点,阐明了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对出口商、进口商和银行的作用,紧接着介绍信用证在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指出这些来自进口商的风险、来自出口商的风险以及来自开证行的风险都是不可避免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翠在《信用证收汇风险控制及案例分析》(2008)中以我国广东某外贸公司的一个以信用证为结算方式遇到的风险为例,并结合信用证风险控制措施及该公司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其存在收汇风险的实质并提出控制建议。
朱小燕在《浅析信用证结算的风险及其防范》(2007)中提到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比较常用的结算方式,因其操作简捷,风险相对较小,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非常广泛。虽然其属于银行信用,但是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国际结算仍然存在一定风险。在解释信用证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信用证各方当事人:进口商、出口商、银行所面临的风险,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重视资信调查;按照“单单相符,单证相符”的原则,认真检查信用证的各种条款;在银行国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