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62W铣床的PLC改造设计开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X62W铣床的PLC改造 学生姓名 王少培 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班级 应教033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运动控制PLC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机器人、电梯等场合。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1、早期的PLC(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早期的PLC一般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时的PLC多少有点继电器控制装置的替代物的含义,其主要功能只是执行原先由继电器完成的顺序控制,定时等。它在硬件上以准计算机的形式出现,在I/O接口电路上作了改进以适应工业控制现场的要求。装置中的器件主要采用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在软件编程上,采用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方式—梯形图。因此,早期的PLC的性能要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其优点包括简单易懂,便于安装,体积小,能耗低,有故障指使,能重复使用等。其中PLC特有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一直沿用至今。2、中期的PLC(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在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PLC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单元(CPU)。这样,使PLC得功能大大增强。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在硬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模块、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并扩大了存储器的容量,使各种逻辑线圈的数量增加,还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使PLC得应用范围得以扩大。 3、近期的PLC(80年代中、后期至今)进入80年代中、后期,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各种类型的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的当次普遍提高。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各制造厂商还纷纷研制开发了专用逻辑处理芯片。这样使得PLC软、硬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1)调查研究:铣床使用的广泛程度,铣床在企业中的使用现状,铣床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应用PLC对铣床控制系统进行改造的可行性。
(2)查阅资料:通过图书馆,网络搜集相关文献。
(3)创新设计:在现有资料和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创新,设计自己的方案。
(4)完成论文:整理资料,完成论文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1]李秀忠.PLC在X62W[J]2004,23(8):28~31PLC改造中的解决办法[J]
[3] 裘旭东,徐健丰.基于PLC的XA62W型万能升降台铣床的技术改造[J][4]常斗南.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应用试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8
[5]赵明,许寥.工厂电气控制设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
[6]陈远龄.机床电气自动控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8
[7]吕景泉.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l,6
[8]杨长能,张光毅.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及其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l992,3
[9]吴丽.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5
[10]余雷声.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6
[11]张万忠.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
[12]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组编.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6
[13]郁汉琪主编.机床电气及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14]廖常初.PLC基础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
[15]陈建明.等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
[16]贺哲荣.流行PLC实用程序及设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
[17]陈远龄.机床电气自动控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8
[18]刘金琪.机床电气自动化控制[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1
[19]李良仁.变频调速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
[20]王太展.机械设计大典[M].北京: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