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科学研究方法》.ppt

发布:2017-05-28约1.03万字共1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进行儿童科学研究的目的、基本方法; 学会文献检索、资料的初步整理; 尝试运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进行小课题的研究; 尝试用SPSS软件做一些数据统计与分析; 尝试撰写符合学术规范的科研小论文; 教学安排 总学时数:54课时 进度安排:概述:6课时; 四种方法:36课时 统计分析:6课时 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6课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自学法; 模拟法; 实地研究与教学; 第一讲:概述 一、什么是科学研究。 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三、儿童研究的原则与类型。 一、什么是科学研究。 需要回答的问题: 1、什么是科学? 2、什么是研究? 3、什么是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的内涵 科学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去获取科学知识的实践过程。 科学研究的过程具有双重功能: 形成科学认识 改造现实生活 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八个步骤: 1、选题。 2、查阅文献。 3、提出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 5、收集资料。 6、分析和整理资料。 7、作出结论。 8、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1、选题。 (1)选题的来源。 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幼儿园中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课题规划等; (2)选题的原则。 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可行性;创新性; 2、查阅文献。 (1)纸质文本。 (2)电子数据库。 如何进行电子文献检索 1、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如中国期刊网、中国学位论文库、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电子报纸、各种会议等。 2、利用中文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yahoo等。 3、搜索方式:关键词、篇名、主题、作者、刊名、出版年月、出版社等。 3、提出假设。 研究假设有两种可能:被证实与被证伪; 假设内容特点:有一定的理论或事实根据;非真即假;切实可行,易被检验;如不同级别的幼儿园的孩子在元认知发展水平上应表现出差异性。 4、制定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与价值。 (2)选择研究方法。 (3)确定研究对象。 (4)拟定研究步骤。 (5)确定研究日程表。 P17页表格 5、收集资料 类型: 文献收集; 调查、观察收集; 方式:第一手资料; 他人的资料再分析; 6、分析和整理资料。 资料登录;找出分析点。 在事实中提炼理论概括; 7、作出结论。 定量分析的结论; 定性描述的结论; 8、撰写研究报告。 题名; 单位、姓名、邮编; 摘要;(150-300字) 关键词;(3-5个) 正文; 注释; 参考文献; 三、科学研究的原则 1、教育性。 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注重科学研究道德,避免研究的不公正和不道德,避免区别对待等。 2、实用性。 研究结果关涉实践改善,不只是理论自娱,还要关注教育决策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三、科学研究的原则 3、可行性。 研究方案、研究人员、经费使用、园所条件要可行,实际,尽量不打乱原有工作。 4、恰当性。 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项目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时间、地点、难度都要考虑。 如以下问卷内容: 试分析以下问题的适恰性 Q2:在幼儿园,我们学过很多东西,如讲故事、说儿歌、玩游戏、唱歌、看动画片等,所有这些学过的东西,你会不会忘记?为什么? Q3:在幼儿园,如果要把一个故事完整地讲出来,你认为是要听老师讲一遍还是要听老师讲许多遍?为什么? Q4:你觉得是学会讲一个很长的故事难,还是学会讲一个不太长的故事难?为什么? Q5:你觉得是把一个故事的大概意思讲出来难,还是把一个故事一字不差的讲出来难?为什么? Q9:在幼儿园,老师每天都要教小朋友学很多的本领,这些本领你是否都能学会,有没有什么是你暂时学不会的,为什么? Q10:你在学本领的过程中会不会遇到不懂的地方或觉得很困难的地方,为什么?怎么办? 三、科学研究的原则 5、准确性。 定量分析的准确性:统计方法、呈现方式、基本格式等。 定性分析的准确性:有理有据,避免“学究谬误”和草率结论。 量的研究的准确性 质的研究的准确性 记录一:我牙齿酸 场景:小朋友在吃下午茶,当时班上很安静,两位老师站在桶边准备给吃完的小朋友添。 过程:冯冬青一手摸着牙,眼睛看着旁边的一个叫秦岭的男孩说:“我牙酸”。秦岭说:“你又没吃桔子,酸什么酸?”她继续慢慢地吃她的玉米粥。过了一会儿,又摸着牙说:“我牙酸”。 个人感受:她似乎是想引起秦岭和我的注意目光在周围的小伙伴身上游来游去。 主题:引起注意。 四、学前儿童科学研究的类型 六种分类标准下的多种研究类型 见P24-25 第二章 基本概念 一、抽样。 二、变量。 三、测量。 四、误差。 五、定义。 六、效度。 七、信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