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习作教学提高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习作教学提高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福建省平和县小溪中心小学 张瑞艳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依然在走“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审题——学生起草、撰写——教师批改”的模式,在这样的作文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开头结尾等布局谋篇的技巧,在“技巧式”的习作教学下,导致了小学生特别害怕写作文,很多学生存在“谈文色变”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个人进行学习的最强有力的动力,能够驱使一个人进行高效的学习。叶圣陶说过:“要使学生觉得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要把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小学生在习作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名篇仿写——在随文练笔中习得语言运用技巧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一句名言深刻地道出了读与写的关系。确实,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完成对语言的积累,而且能够习得语言运用的技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编者经过精心挑选的“美文”,是小学生进行写作的良好范文。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注重读写结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篇”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在随文练笔的过程中习得作者语言运用的技巧,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1.在仿句中习得遣词造句的能力。遣词造句是语言运用的重要手段,如果小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不高,那么,是不能写出优美的作文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小学语文课文中的一些精彩句,并以此为素材引导学生进行仿句练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精彩句式,并引导学生对这些精彩句式进行仿写。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句子仿写中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中对漓江水的描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句作者利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对这一个句子进行分析找出特点的基础上,让他们也仿照排比句式对自己熟悉的景物进行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有的同学写道:“武夷山的树真多呀,多得让你数也数不清;武夷山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给学生一个开阔的进行稳性动态思维的立体时空,适当地写作的连续性,使教学达到极佳的效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