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保安族文化认同中的性别差异——以服饰为个案.pdf

发布:2017-09-08约5.09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第 14期 鱼II三《穆 总第 255期 THESILKR0AD 民族文化。 保安族文化认同中的性别差异 以服饰为个案 白晓荣 (青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摘要]在民族文化 的传播与继承中,男性和女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对构成保安族民族文化认同的最外显的基本 要素服饰作了调查研究后发现,在保安族社会 中,服饰的选择与传承往往由女性用其外在的服饰特征展示 、继承并传播文 化,在维系保安族民族身份上 ,女性发挥着比男性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保安族;文化认同;性别差异;服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4—0038-02 众所周知,文化是—个民族立世的基石和灵魂,无文化特 再一次掀起女陡文化热潮。 文化不仅仅指女性以自己为 征便不能成为—个民族。要想准确地认识、理解—个民族,首 坐标的自我文化表征,还指文化符号附着在女性身 匕所传递 先应该从文化开始。认“同”—词常出现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的,代表—个}土会,—个民族的文化。 之内,主要在说明个“人”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归属问题,阐述个 服饰不仅是民族文化体系中最直观的文化事象,同时也 体内在的情感依附、态度倾向和外显的行为表现,并解释价值 是—个民族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明的晴雨表,它直接反映 观念和行为之间的连结关系,借着参照团体之特质予以内化, 了—个民族的历史演进、政治观念、生产和消费水平以及文明 形成对人格长久的影响。因此, 理学观点在探讨认同的概 程度。服饰文化,除了表现在其外表的质地、面料、款式、色彩、 念时,有两个重点:第一是认同的形成乃是 “后天环境”塑造 画纹等显形的文化现象而外,同时还有隐形于以上内容的表 的;第二是在形成认同的过程中,参照团体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现在民族意识形苍匈.j或的诸如色彩的取舍、教式.的审美风格 位。简单地说,环境因素和参照团体的呈现,构成了认同形成 以及禁忌甚至政治等观念l生的内容。服饰文化的隐形特质规 的主要因素。认同是人l]『在寻求 自我以及在社会群体中同中 定和制约着—个社会集团对服饰的选择,包括对服饰质地、面 取异、异中求同的生活组织方式。—般而言,在现代社会中人 料、款式、色彩和画纹的选择。 内心心理的自我感与认 在民唉传统服饰保存方面女 特殊的作用。妇女在 同感。 人同是指对某—特定文化欣然向往,拥有好感并 保存原有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妇女成为族群文化的 有意追求、融入与实践的程度,也就是对某特定文化的认同 坚守者和同化的堡垒。民族服饰特征的消失,总是从男性开 感,认同的对象,可以包括个 人、性别、年龄、社会、族群以及民 始,最后终结于女陛。 族等,认同是多层次 匕多元框架下的接受或者拒绝。文化认同 明末清初,生活在青海同仁的保安族社会发展很陕,人口 的过程有两种运作方式:—是寻求身份的认同,反映的是对本 逐渐增加,户数达 1000多户,由土千户进行直接管理。由于保 群体文化的接受和推崇;二殷 外界影响而出现对本群体文 安族与蒙古族历史 匕的渊源关系,所以服饰与蒙古族相近。男 化的抛弃或者逃离 自身文化的柬缚,企图尝试有别于 自我群 女冬季多穿长皮袍,戴各式皮帽,夏秋则穿夹袄,戴白羊毛毡 体环境的文化。文化认同作为身份识别、规范求同和归属感确 制的喇叭形高筒帽。男女均系各色鲜艳的丝绸腰带,并带有小 立的一种何.6~r了It=l_与意义的赋予过程,它在不同的层次、范围上有 装饰物。到了清朝后期,因受萄嗾 的影响,保安族男女在春、 着不同的l质 、方式和效果预期。 夏、秋三季均穿长衫,戴礼帽。有的男子还穿高领的白色短褂, 把女生『的文化作为文化的—个组成部分,最早产生于 19 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服饰色彩比较鲜艳,脚穿绣花鞋。这期 世纪末法国的 “妇女解放”运动,之后在英美等欧美国家流行 间的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