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与性别认同2005-王梦龙解答.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性别差异与性别认同 公共卫生学院妇幼系 王梦龙 第一节 性别角色特征 一、性别角色的概念 性别角色(sex role)是指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所处的适合位置,以及按照其性别所规范的行为模式。 1.性别角色的划分以性别为标准。 2.性别角色的划分决定着某一个体的社会化定向。 3.性别角色是由社会群体为男女制定的一套行为规范,对个体的行为方式进行判断。 二、性别角色的特点 1. 文化制约性 2. 相对稳定性 3. 多样性 三、性别角色的差异 在中国社会里,一个男性和女性应具备哪些适合的人格特征? 男性 积极进取的 有主见的 有雄心的 理智的 靠自己的 四、女性的人格特点 ——麦克比与杰克林的研究 攻击性 自信心 活动水平 易影响 焦虑 移情 好交际 第二节 性别角色的发展 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一、性别角色的确认与发展 ㈠个体性别角色的确认 1.生理性别角色的确认 2.心理性别角色的确认 3.性别角色发展的促进因素 ㈢性别角色的获得过程 1.顺从阶段,在社会影响下从表面上学习与自己性别相同的观点态度,并表现为一定的外显行为。 2.认同阶段,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积极地把自己的性别和该性别的观念行为联系起来,产生与异性不一样的想法。 3.内化阶段,不仅模仿并对特定的性别言行产生共鸣,而且理解性别与特定言行的关系及其意义,自己或别人表现出不符合自身性别言行特征的角色混乱时,会感到不自在。 二、性别角色获得与分化的理论 ㈠精神分析理论 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性本能(libido)的发展所决定的。 口唇期 肛门期 生殖器期? 男孩 女孩 恋母情结 恋父情结 认同父亲 认同母亲 ㈡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直接强化、模仿和观察学习是性别角色获得的主要途径。 1.母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行为作出反应,起强化作用。 2.与母亲态度相似的人也成为有效的强化者。 观察学习、模仿和认同机制 ㈢自我社会化理论(认知心理学) 具备性别恒常性和性别自认这一基本概念(大约4~6岁),是获得性别角色的关键和基础。 例:约翰尼(4.5岁):长大了我造飞机 吉米(4岁):长大后,我当妈妈 约翰尼:不,你当不了妈妈,你只能当爸爸 吉米:不,我要当妈妈 约翰尼:不行,你不是女孩,你当不了妈妈 吉米:能,我就能 第四节 影响女性性别认同与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㈠遗传基因 ㈡性激素 1.生前阶段:组织效应 2.成年期:激活效应 ㈢脑 1.下丘脑的性别差异 2.大脑单侧化 二、心理社会因素 ㈠家庭 1.名字 2.服饰 3.玩具 4.养育方式 5.学业成就期望 ㈡学校 1.教科书 2.教师 ㈢社会文化因素 1.社会文化背景 2.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工 3.传统文化习俗、宗教礼仪 4.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5.大众传播工具 性别认同障碍和性变态 性别认同障碍《行为医学-校内教材黄皮书》P126 同性恋 概念 分级 产生原因 易性癖 性变态 分类:性对象障碍 性动作方式障碍 性别认同障碍 二、儿童性心理异常及病例分析 儿童性角色畸形 典型病例 个案介绍 诊断与评析 症状 儿童性角色畸形的成因 儿童性角色畸形的矫治 夹腿综合症 典型病例 个案介绍 诊断与评析 症状 夹腿综合症的成因 夹腿综合症的防治 儿童手淫 典型病例 个案介绍 诊断与评析 儿童手淫的症状 儿童手淫的成因 儿童手淫的矫治 儿童窥阴癖 典型病例 个案介绍 诊断与评析 儿童窥阴癖的症状 儿童窥阴癖的诊断标准 儿童窥阴癖的成因 儿童窥阴癖的防治 The End * * 女性 忠于爱情的 文雅的 爱小孩的 富有同情心的 言语流畅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