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鸭大与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doc

发布:2017-06-09约3.7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鸭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摘要:本试验对重庆市万州区某养鸭专业户发病鸭分离的细菌经培养特性及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用临床上常用的18种抗菌素纸片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和痢特灵3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先锋噻肟、菌必治和庆大霉素中度敏感,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等药物表现为耐药性。 关键词:鸭;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Medicine Sensitive Test of Escherichia coli from Duck Abstract:one strain of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d from duck in wan zhou was identified by cultural character and biochemistry test.And the medicine sensitive test of 18 antibiotic showed that the strains isolated were high sensitive to Nitrofurantoin, Amikacin and Furaxone, mid-sensitive to Ceforan, and Gentamycin while nonsensitive to Tetracycline,Ciprofloxacin et cetera. Keywords: Duck;Escherichia coli;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Medicine Sensitive Test 鸭大肠杆菌病是鸭的常发病,常混合或继发于其他疾病,发病鸭多以败血症为主,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兽医临床上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导致大肠杆菌耐药不断增加,治疗效果下降。许多养殖户往往凭经验甚至是乱用药,不仅疗效差,且容易造成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因此,对当地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进行抗生素的敏感试验很有必要。笔者对重庆市万州区某养殖场送检的病死鸭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提供临床指导有效控制了该鸭场大肠杆菌病。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来源 2009年5月 重庆市万州区养殖户送检的病死鸭。 1.1.2 培养基的制备 麦康凯琼脂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各种糖及MR、VP、吲哚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和硫化氢试验微量发酵管,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营养肉汤、VP试剂等参考文献配置[1]。 1.1.3 试验动物 9日龄雏鸭10只,购自万州某养鸭专业户,饲养3天后用于作动物致病性试验。 1.1.4 药敏纸片 药敏纸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 1.2 方法 1.2.1 病理剖检 病理剖检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膜明显增厚,其上沉着白色或黄色纤维素性附着物。肝脏肿大,表面膜附着纤维素性样物。 1.2.2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镜检 无菌取病送检病鸭肝脏、心血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37℃ 增菌培养24h。然后将培养物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37℃ 培养24 h,观察细菌的培养特性,革兰氏染色结果。再钩取典型菌落接种鲜血琼脂斜面37℃ 培养24h,4℃保存。 1.2.3 细菌的生化试验 参考文献[1]进行细菌生化试验。 1.2.5 致病性试验 取分离菌接种营养肉汤,37℃培养18小时。将10只雏鸭分为两组,每组5只,第一组为于皮下接种注射纯培养物0.2mL/只(约含细菌0.6亿/只),第二组注射灭菌肉汤0.2mL/只。接种24小时后观察试验动物的发病及死亡情况。 1.2.6 细菌的药敏试验 取细菌纯培养物密集划线接种于整个普通琼脂平板上,将药敏片依次均匀贴放到平板上。每个平板放5片,各纸片中心相距约24mm,纸片距平板边缘约15mm,各纸片间距离相等。将平板倒置于37℃温箱培养24小时,然后观察药物的抑菌情况,并测定各种药物抑菌圈的大小。 2 试验结果 2.1 培养特性及镜检结果 细菌在普通肉汤中均生长良好,均匀混浊,管底有灰白色沉淀,轻摇呈云雾状;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周围粉红色,中心深红色的菌落。该菌经革兰氏染色可见红色中等大小,两端钝圆的球杆菌,多单个散在排列。 2.2 生化试验结果 该细菌能够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发酵蔗糖,不产气;吲哚试验和MR试验阳性;VP试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硫化氢试验和尿素分解试验为阴性(见表1)。结合培养特性及镜检结果,鉴定为大肠杆菌。 表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