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争做中国好儿童《第16课 学先锋 做先锋》评课稿1 .pdf
《学先锋做先锋》评课稿
今天听了[授课教师姓名]老师讲授的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
第四单元《争做中国好儿童》里的《第16课学先锋做先锋》,真的收获满满,现在就
来和大家唠唠这堂课的亮点,顺便也探讨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它决定了整堂课的走向和深度。[授课教师姓名]老
师在这堂课上,目标设定得十分精准,完全契合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
一年级的孩子大真烂漫、好奇心强,对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但他们对“先锋”的概
念还比较模糊,对先锋精神的理解也不够深入。这堂课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孩子
们认识不同领域的先锋人物,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受先锋精神的内涵,激发孩子
们向先锋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来看,老师引导孩子们认识了像雷锋、袁隆平、刘胡兰等著名
的先锋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和突出贡献。课堂上,老师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动
画视频、讲述精彩的故事,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先锋们的伟大壮举。
随后,老师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先锋事迹和内心感受,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
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先锋精神的理解。同时,老师还引导孩子们学会通
过多种途径收集先锋人物的资料,比如查阅书籍、观看纪录片、询问长辈等,培养了
孩子们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老师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讨
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先锋精神。讨论环节,老师提出了一些富
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你觉得先锋们为什么能做出这么了不起的事情?”“如果是你,
你会像先锋一样勇敢吗?”孩子们一下子就被点燃了热情,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先
锋们很勇敢,不怕困难;有的说先锋们很有爱心,总是帮助别人。在讨论中,孩子们
学会了思考,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时,孩子们一起讨论先锋精
神在生活中的体现,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角色扮演
活动更是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先锋人物的优秀品质,他们模仿先锋的言行举止,深刻
感受到了先锋精神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得也相当出色。老师成功激发了孩子们对先锋人物的
崇敬和热爱之情,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偶像观。课堂上,当孩子们听到先锋
们的感人故事时,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感动;当他们参与角色扮演时,脸上洋溢着自
豪和坚定。这种积极的情感引导,对孩子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深远,以后他
们在生活中会更加以先锋为榜样,努力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整堂课下来,老师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目标达成度
很高,为孩子们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培养方面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贴合,同时又紧密联系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真
正做到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一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先锋人物有
着强烈的探索欲望,这堂课就从他们的这份好奇心和求知欲展开。
教材里展示的先锋人物和事迹,如雷锋的乐于助人、袁隆平的无私奉献、刘胡兰
的英勇无畏等,老师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就拿讲解雷锋的事迹来说,老师不仅讲述
了雷锋帮助战友洗衣服、护送老奶奶过马路等经典故事,还展示了雷锋的日记和照片,
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雷锋的高尚品质。孩子们被雷锋的故事深深打动,深刻理
解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含义,也更加渴望成为像雷锋一样的人。
老师还拓展了教学内容,补充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比如讲述身边的普通人
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故事;展示社区志愿者帮助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
童的场景,让孩子们讨论在这些场合中普通人是如何践行先锋精神的。身边普通人的
故事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先锋精神就在身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先锋。这些丰富的案例
充实了教学内容,让孩子们明白先锋不仅仅是那些家喻户晓的英雄,更是每一个在平
凡岗位上默默付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在讲解先锋精神的内涵和在生活中的践行方式时,老师做得十分到位。不仅强调
整个先锋精神包含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等品质,更深入引导孩子们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先锋精神。老师讲述了身边同学主
动帮助学习困难的小伙伴、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践行先锋精神并
不遥远,只要我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