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栓塞预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 积极寻找AF潜在的原因,除器质性心脏病外,应排除甲状腺疾病、酗酒等 对AF进行血栓栓塞风险评估:CHADS2、CHA2DS2-VASc 对大于1分的患者,不管AF类型均建议接受抗凝治疗,阿司匹林和其它抗血小板治疗几乎无效 症状性AF: 心房小于55mm:消融治疗 心房小于55mm:AVN消融,植入起搏+抗凝治疗 非症状性AF:抗凝、左心耳封堵 抗凝治疗有禁忌、副作用、INR波动大、出血风险高、不愿意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左心耳封堵 抗凝方案的选择:主要考虑患者意愿 当前建议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同时,房颤还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和非房颤患者相比,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高5倍;所有卒中的15~20%是由AF导致的;AF患者每年卒中发生率约为3~4% 从机制角度来讲,房颤患者心房内血流减慢,容易产生涡流,凝血物质在左心耳聚集形成静脉样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流到脑部,形成缺血性卒中 * 而且房颤所致卒中较非房颤所致卒中危害更严重: 与非房颤所致卒中相比,房颤所致卒中死亡率更高:1年内,死亡率增加近1倍 与非房颤所致卒中相比,房颤所致卒中致残率更高:1年内,致残率增加近1倍 与非房颤所致卒中相比,房颤所致卒中复发率更高:1年内,复发风险增加4.7倍 * 我们知道现在有两个评分,一个是CHADS2评分,已诞生十年。2004年首次被全球房颤注册研究应用,2006年首次被国际房颤指南采用,作为非瓣膜性房颤危险分层的一个方法,它主要包括的内容为:高血压,既往卒中/TIA和糖尿病、近期心衰,年龄≥75岁, * * Table 1 lists the NOACs approved or under evaluation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AF patients. 此外,指南要求使用NOAC的患者携带记录抗凝治疗信息的随身卡片,以防此后用药相互作用。 * 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房颤卒中预防领域的研究证据有: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的RE-LY研究;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的ROCKET-AF研究、阿哌沙班的ARISTOTLE研究、依度沙班的ENGAGE AF TIMI 48研究。其中,RELY、ROCKET AF 和ARISTOTLE研究均已完成,ENGAGE AF TIMI 48研究尚在进行中。 * 我们先来看看该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阿哌沙班组中9120例患者中有212名患者发生卒中或全身性栓塞,年发生率为1.27%;华法林组9081例患者中有265名患者发生卒中或全身性栓塞,年发生率为1.60%,两组相比较,风险比HR=0.79,95%CI为0.66-0.95,优效性比较P=0.011 从主要疗效结果来看,阿哌沙班较华法林能降低卒中或全身性栓塞事件 * * * 一项共纳入12项华法林与其他抗凝药物预防卒中的2期和3期临床研究,包括3项达比加群,4项利伐沙班,2项阿哌沙班和3项依度沙班的研究,共计纳入54875例患者。与华法林相比,3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率(3.45% vs 3.65%; RR 0.89; 95%CI, 0.82-0.98),且具有减少大出血的趋势,显著降低颅内出血风险。因为达比加群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不如华法林,那么肯定是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的作用可能远远超过华法林,下面我们看一下另外两种NOAC的荟萃分析情况 Dentali F, Riva N, Crowther M,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Circulation?2012;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2.115410. Available at:?. * 而且,2012 ESC指南更是明确提出优先推荐NOACs: 对于CHA2DS2-VASc评≥1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推荐进行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并且优先推荐NOACs * 非瓣膜性AF抗凝治疗:VKA还是NOACs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XIa XIIa IⅩa Ⅹa IIa VIIa 组织因子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Dunn CJ, et al. Drugs. 2000(60) 1: 203-237 蛋白C/蛋白S 抑制肝脏合成II、VII、IX、 X、 蛋白C 蛋白S 通过VK 间接抑制多个凝血因子的生成 起效慢 治疗窗窄 存在众多食物和药 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