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诊断和治疗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房颤动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孙志军 房颤的分类 按房颤发作次数和发作时持续时间的长短 1)?? 急性房颤(Acute AF) 2)?? 慢性房颤---3P分类法: 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 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 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 房颤的血栓栓塞并发症 AF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因子 ★ 既往有动脉血栓栓塞史 ★ 充血性心力衰竭史 ★ 高血压病 ★ 糖尿病 ★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 左房扩大 ★ 左室功能不全 ★ 左室肥厚 ★ 颈动脉疾病 ★ 年龄大于75岁的女性 房 颤 的 治 疗 治疗方法:控制房颤的心室率 有适应证者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治疗手段:药物治疗 电复律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慢性房颤患者长期抗凝的建议(欧美心脏病学会) ACC/AHA/ESC制定的非瓣膜性AF抗凝治疗指南建议 * * ◆心房颤动(AF)发病率的年龄特点 Framingham研究表明: 50~59岁人群为0.5% 60~69岁为1.8% 70~79岁为4.8% 80~89岁为8.8% 60岁以后发病率每10年增加1倍。 流行病学特点 ◆心房颤动(AF)发病率的性别差异 男性发生率约为女性的1.5倍,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延长,约53%的AF患者为女性。 流行病学特点 按房颤发作次数和发作时持续时间的长短 ?急性房颤 初次发作且持续48小时以内者,常可在短时间内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 ?慢性房颤 ◆ 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的急性房颤、或称为慢性房 颤的急性发作,每次持续数小时到几天,一般不超过48- 72小时,多数病例能自行终止,转复窦性心律。 ◆ 持续性房颤:持续数天到数月,一般不超过6个月,不能自发转复窦性心律,但可经直流电或药物转复为窦律。 ◆ 永久性房颤:慢性房颤经复律和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无效者,房颤多持续6个月到1年以上,多伴有心房和其它心腔明显的形态学异常,房颤的异位心律已成为这类患者的终身心律 。 ◆ 快速型房颤:房颤的心室率在100-180bpm 之间; 见于新近发生的房颤。 另有报告证实,LP(a)升高是非瓣膜病性AF患者发 生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年龄 危险因素 抗凝建议 <65岁 不存在 阿司匹林 存在 华法令,目标INR2.5(2.0~3.0) 65~75岁 不存在 阿司匹林或华法令 存在 华法令,目标INR2.5(2.0~3.0) >75岁 所有患者 华法令,目标INR2.5(2.0~3.0) 注:危险因素包括曾患TIA、周围血管栓塞或脑卒中、高血压、左室功能低下、风湿性二尖瓣病及瓣膜置换 对于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AF患者应抗凝治疗; 对于无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AF患者或华法林抗凝治疗禁忌者,可选用阿司匹林口服; 阿司匹林主要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管腔内血栓形成,不能减少心源性脑栓塞,可预防TIA及轻度缺血性脑卒中。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