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微生物指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测技术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 总大肠菌群 耐热大肠菌群 一、菌落总数 1.方法——平皿计数法 2.定义: 菌落总数(standard plate-count bacteria)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培养48h后,所得1mL水样所含细菌的总数。 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3.主要培养基:营养琼脂 4.主要仪器:培养箱36 ℃+1 ℃等 5.检验步骤 生活饮用水 1mL水样+15mL45℃左右琼脂 摇匀,做平行样和空白对照。冷却后,翻转平板,36 ℃+1 ℃培养48h后计数。 水源水 先制成1:10,1:100等稀释液,再按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步骤进行检验。 注意事项 (1)操作要快而准,包括材料、加样、倒培养基。 (2)吸液体时液体不能进入吸头。 (3)样品稀释时一定要混匀。 (4)倒培养基前,瓶口要过火焰。 (5)一定要有空白对照。 (6)培养基温度控制,培养基薄厚。 6.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应求出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供下一步计算时应用。在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若其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数分布又很均匀,则可将此平皿计数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然后再求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7.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 ①首选30~300之间进行计算,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将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实例1)。 ②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见表1实例2),若大于或等于2则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数(见表1实例3、4)。 ③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实例5)。 ④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实例6)。 ⑤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实例7)。 ⑥若所以稀释度的平板上均无菌落生长,则以未检出报告之。 ⑦如果所以平板上都菌落密布,不要用“多不可计”报告,而应在稀释度最大的平板上,任意数其中2个平板1cm2中的菌落数,除2求出每平方厘米内平均菌落数,乘以皿底面积63.6cm2,再乘其稀释倍数作报告。 ⑧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两位有效数字,在两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 表1 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总数报告方式 二、总大肠菌群 1.方法——多管发酵法(另有滤膜法和酶底物法) 2.定义 总大肠菌群(total coliforms)指一群在37℃培养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3.主要培养基: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伊红美兰培养基和革兰氏染液。 4.主要仪器:培养箱、平皿和试管等。 5.检验步骤 ①乳糖发酵试验 取1mL水样接种到10mL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取1mL水样接种到10mL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另取1mL水样注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后吸取1mL(即0.1mL水样)注入到10mL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每一稀释度接种5管。 对已处理过的出厂自来水,需经常检验或每天检验一次的,可直接接种5份10mL水样双料培养基,每份接种10mL水样。 检验水源水时,如污染较严重,应加大稀释度,可接种1,0.1,0.01mL甚至0.1, 0.01,0.001mL,每个稀释度接种5管,每个水样共接种15管。接种1mL以下水样时,必须作10倍递增稀释后,取1mL接种,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支1mL灭菌刻度吸管。 接种管置36 ℃+1 ℃培养箱内,培养24h+2h后,如所有乳糖蛋白胨培养管都不产酸产气,则可报告为总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酸产气者,则按下列步骤进行。 ?分离培养 将产酸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钟在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于36 ℃+1 ℃培养箱内培养1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