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打蛋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7单元 打蛋器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围绕打蛋器的组装设想、组装制作、设想改进展开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打蛋器的结构与材料,讨论其加工及组装程序,并开展制作、评价和改进,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组装制作习惯:观察结构——了解材料——设想步骤——开展制作——试用评价——改进创新。
另外,《打蛋器》一课是四年级第二册教材中的第七课,虽说其加工过程中的“弯折钢丝”是建立在“弯折铁丝”技能训练基础上的,但由于钢丝硬度比较强,且端头的直角弯折又短小,因此对学生而言有点难度。而对于组装步骤的设想,由于四年级第一册教材中的《简易立体镜》、《简易连杆玩具》等课已为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而对学生来说困难不大。只是,由于学生缺乏日常动手经验,组装过程中,“三根钢丝分别穿过铜箍、插入小孔”这一步技术操作对他们来说有些难度,需要通过示范、互帮互学等形式开展进一步的技术指导。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由打蛋实验入手,让学生尝试打鸡蛋,从中获得筷子根数越多,打蛋效率越高的生活经验,并引出家用钢丝打蛋器。随后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打蛋器的结构,了解各部分材料的特点,小组讨论组装步骤,然后按步制作。组装过程中,如果学生提出“三根钢丝分别穿过铜箍、插入小孔”这一步技术操作难度较大,可邀请个别学生示范操作,教师趁机进行技术要点指导。完成作品后,由各小组开展自评和互评,并针对各自的打蛋器开展反思,提出改进设想,并大组交流。
本课建议2课时完成教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方法与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打鸡蛋,了解家里常用的打蛋方法和器具,知道它们的材质和特点;
2、观察了解打蛋器的结构和材料特点,设想组装步骤,并制作、评价和改进;
3、初步尝试弹性金属丝的弯折和加工。 1、通过比较,发现钢丝打蛋器的好处,了解它的特点;
2、以“观察结构——了解材料——设想步骤——开展制作——试用评价——改进创新”的组装制作模式,指导学生开展实践,体会钢丝的弯折、组装技巧。 1、使学生体会到使用合适的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培养良好的组装制作习惯,并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学会表达、倾听、克服困难、反思改进作品;
3、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打蛋器赠送给父母,服务生活。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打蛋器的组装设想和制作 钢丝的弯折、组装
五、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 材料 工具 材料 工具 碗、鸡蛋、家用打蛋器、打蛋器范作、打蛋器材料包(3根钢丝、铜箍、塑料手柄)、打蛋器制作流程作业纸、评价纸、电动打蛋器范作等 筷子、尖嘴钳等 打蛋器材料包(3根钢丝、铜箍、塑料手柄)、打蛋器制作流程作业纸、记号笔、评价纸 尖嘴钳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题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 价
揭示课题
了解特点 碗、鸡蛋、筷子、家用打蛋器、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组织学生通过比较实验,获得筷子根数越多,打蛋效率越高的生活经验
出示家用打蛋器,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
3、揭示课题 通过比较实验,获得筷子根数越多,打蛋效率越高的生活经验
了解家用打蛋器的特点,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打蛋实验,获得生活经验,并萌发设计制作打蛋器的需求
观察结构
了解材料 打蛋器范作、打蛋器材料包(3根钢丝、铜箍、塑料手柄)、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出示打蛋器范作,引导学生观察其结构
出示打蛋器材料包,组织学生开展观察,小组讨论材料的特点
组织大组交流 观察打蛋器范作,了解其结构组成
仔细观察打蛋器材料包内每件材料的特点,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能够通过观察了解打蛋器的结构组成、打蛋器材料的特点
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学会表达、倾听
设想步骤
排除障碍 打蛋器制作流程作业纸、记号笔、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设计打蛋器制作流程作业纸,组织学生讨论组装步骤
引导学生尝试摆弄,设想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通过示范、互帮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 完成打蛋器制作流程作业纸,设想讨论组装步骤
尝试摆弄,设想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在老师引导下,通过示范、互帮等形式掌握制作技术要点 能够设想组装步骤,并通过尝试摆弄,预想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并在互助学习中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习惯
第二课时
主题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 价
组织竞赛
开展制作 尖嘴钳、打蛋器材料包(3根钢丝、铜箍、塑料手柄)等 组织学生开展制作竞赛
巡视指导 开展打蛋器制作竞赛 选择合适的工具、方法开展加工制作
欣赏作品
相互评价 评价纸、记号笔、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组织学生欣赏各自完成的打蛋器,根据评价纸上的指标开展自评和互评
组织学生推荐优秀作品,并交流对作品的评价 欣赏各自完成的打蛋器,根据评价纸上的指标开展自评和互评
展示各组优秀作品,并交流对作品的评价 学会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