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复习提要.doc

发布:2017-01-26约5.0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复习提要 责任教师 曾杰 一、 复习考试的范围和要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教育理论课程,它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科学教育》一书作为主教材,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主要学习主教材的导论和1~8章,因此,本学期复习考试的范围是教材的导论和1~8章。 依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在下面的各章复习要点中,对各章的具体内容提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要求。所谓了解,是指学员通过学习应能知道概念的定义、原理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能够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理解是在了解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领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把握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也就是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的原理分析论述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回答“怎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 二、 各章复习要点 导论 1.了解我国80年代幼儿常识课的教育目标和90年代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了解二者的承袭性及90年代科学教育目标的变化。 2.理解社会的发展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3.理解传统的教育目标的三级层次,掌握新的教育目标的三级层次,以及不同年代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对情感态度、知识经验等的排位顺序。 4.理解为什么教育的变革要求把幼儿科学教育的组织策略,由向幼儿传授知识转变为支持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 第一章 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与特性 1.理解科学作为认识活动所包括的三个基本要素,理解科学的内涵。 2.了解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关于幼儿思维所处的两个阶段的论述。 3.理解为什么说每一个幼儿都是天生的科学家。 4.掌握幼儿认识事物的四个特点,以及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 5.理解现代科学教育的三个特点,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内涵和幼儿科学教育的特性。 第二章 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构成 1.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内涵,掌握由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经验三个要素构成的教育目标。 2.理解教育目标中情感态度要素的内涵。 3.理解教育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内涵,着重理解幼儿科学方法目标的演进。 4.理解在科学方法的教育中,要注意发展幼儿探究未知的能力与技术设计的能力以及如何发展这两方面的能力。 5.理解教育目标中知识经验要素的内涵,理解经验性的知识是幼儿能够获得的最有价值的知识,了解幼儿可能获得的知识经验。 第三章 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 1.理解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是幼儿主动探究和有意义学习的基本前提。 2.掌握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的途径: (1)结合实例,掌握顺应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开发和利用幼儿需求和兴趣中的教育价值的方法。 (2)结合实例,掌握如何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的需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方法。 第四章 安全的心理氛围 1.理解心理上安全的环境是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活动的前提。 2.了解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理解幼儿的探究和认知需要、评价不适当等问题的具体表现。 3.掌握创设安全探究氛围的主要策略和原则。 第五章 有意义的材料 1.理解儿童遗传基因中所具有的能够探索、理解和解释其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的倾向和潜力,必须与有结构的、适宜的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得以实现。 2.理解材料对幼儿学习者的意义和对教育者的意义。 3.了解材料种类的划分。 4.理解科学教育中材料结构的涵义、材料的呈现方式以及教师在提供材料中的作用。 5.了解科学教育中选择材料的标准。 第六章 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发现式教学 1.理解为什么要树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幼儿的新的教学观。 2.理解发现法的涵义、理解发现学习的重要意义。 3.了解幼儿发现与科学发现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理解教师在幼儿发现中的作用,理解“引导发现法”的涵义。 第七章 指导策略 1.理解教师促进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的策略。 2.掌握教师有效的提问和处理幼儿回答的策略。 3.理解如何使用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 第八章 幼儿科学教育评价 了解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两个重要的方面: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和对教师的教学组织策略的评价 三、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80年代常识教育的目标是由 _、 _______、 ____三个方面构成的。 2.20世纪80年代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