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品课件-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1).ppt

发布:2018-10-23约2.84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二课时 FeCl3+3KSCN Fe(SCN)3+3KCl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探究 2NO2(气) N2O4(气) 练习3 *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定义: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 新化学平衡的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 平衡移动 V正≠V逆 V正=V逆≠0 条件改变 平衡1 不平衡 平衡2 建立新平衡 破坏旧平衡 V正=V逆≠0 ′ ′ 一定时间 ′ ′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2-5 已知重铬酸根和铬酸根离子间存在如下平衡: Cr2O72-+H2O 2CrO42-+2H+ 橙色 黄色 实验2 浓NaOH 实验1 浓H2SO4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黄色→橙色 橙色→黄色 增大生成物浓度可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生成物浓度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浓度引起平衡移动的v-t图分析1 V?逆>V?正 平衡逆向移动 V(逆) V V(正) t V(正)= V(逆) 0 t1 增大生成物浓度 t2 V?(逆) V?(正) V?(正)=V?(逆) t3 减小反应物浓度 t2 V?(逆) V?(正) V?(正)=V?(逆) t3 0 V t V(正) V(逆) V(正) = V(逆) t1 结论: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可使平衡逆向移动 浓度引起平衡移动的v-t图分析2 V?正>V?逆 平衡正向移动 V(逆) V V(正) t V(正)= V(逆) 0 t1 增大反应物浓度 t2 V?(正) V?(逆) V?(正)=V?(逆) t3 减小生成物浓度 t2 V?(正) V?(逆) V?(正)=V?(逆) t3 0 V t V(正) V(逆) V(正) = V(逆) t1 结论: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可使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 t2 V?(逆) V?(正) V?(正)=V?(逆) t3 0 V t V(正) V(逆) V(正) = V(逆) t1 V(逆) V V(正) t V(正)= V(逆) 0 t1 增大生成物浓度 t2 V?(逆) V?(正) V?(正)=V?(逆) t3 V(逆) V V(正) t V(正)= V(逆) 0 t1 增大反应物浓度 t2 V?(正) V?(逆) V?(正)=V?(逆) t3 减小生成物浓度 t2 V?(正) V?(逆) V?(正)=V?(逆) t3 0 V t V(正) V(逆) V(正) = V(逆) t1 结论1: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红色) (步骤1).加饱和FeCl3溶液—— 加少量较浓KSCN溶液—-- (无色) (黄色) (步骤2)加NaOH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变浅 实验2-6 Fe3++3SCN- Fe(SCN)3 红色加深 红色加深 注意: 2SO2 + O2 2SO3 ⑵ 对于有两种反应物A和B的可逆反应,增大一种反应物(A)的浓度,会提高另一种反应物(B)的转化率,而自己(A)的转化率往往降低 ⑴ 对于离子反应,只有改变实际参加反应的 离子的浓度才能改变平衡,使平衡移动。 ⑶ 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浓度一定减小, 生成物的浓度一定增加吗? 不一定 练习1 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NH3 + H2O NH3· H2O NH4+ + OH- 正反应方向 减小 增大 逆反应方向 有气体放出 (2) 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 移动,此时发生的现象是 。 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体,平衡向 移动,OH-浓度 ,NH4+浓度 。 (2体积,红棕色) (1体积,无色) A.加压混和气体颜色先深后浅 B.减压混和气体颜色先浅后深 aA(g)+bB(g) cC(g) 压强引起平衡移动的v-t图分析1 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2NO2 N2O4 aA(g)+bB(g) cC(g) 压强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