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doc

发布:2017-04-11约6.2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603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为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电子信息领域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与系统理论、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数字电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学生毕业后,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可以到与电子技术相关的国内外企业、通信企业、广播电视部门、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研究、设计及开发等工作。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 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 , 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精神。 2. 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3. 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能适应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等领域广泛的工作。 4. 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调试能力,了解电子与信息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的最新状况,具备电路设计、信号处理与检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 5. 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6. 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7.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 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8.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素质,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9.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10. 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 电路分析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 通信电子线路 电磁场与电磁波 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处理 五、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17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平台64学分,学科基础平台38.5学分,专业共享25.5学分,实践24学分,模块9学分,课程群8学分)方准毕业。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生产实习、金工实习、电装实习、课程设计、工程设计、毕业论文等。 八、学分、学时汇总表 平台 模块 课程群 合计 公共基础 平台 学科基础 平台 专业 共享课 专业方向课 实践教学 电子设计 信号处理 各学期计划学分 与 学时 一 学分 19 2 军训 21 学时 304 32 336 二 学分 20 8 2金工实习 30 学时 342 144 60 546 三 学分 10.5 15 1电装实习 26.5 学时 168 256 30 454 四 学分 8.5 13.5 5 1生产实习 28 学时 112 236 88 30 466 五 学分 3 13.5 2 2课程设计 20.5 学时 48 236 32 60 376 六 学分 4素质课 7 5 5 4 20 学时 64 132 80 80 64 340 七 学分 2 4 2工程设计 4 8 学时 32 64 60 64 156 八 学分 16毕设 16 学时 256 256 合计 学分 65 38.5 25.5 9 9 24 8 170 学时 1038 668 456 144 144 496 128 2930 占总学分比例 38.2% 22.6% 15% 5.3% 14.1% 4.8% 100% 占总学时比例 35.4% 22.8% 15.6% 4.9% 16.9% 4.4% 10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学时 各学期计划学分 备注 授课 实验上机 1 2 3 4 5 6 7 8 平台 公 共 基 础 平 台 391011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Morality Fundamentals of Law 3 32 16 3 391012 中国近代史纲要 Outline of Chinese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