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地理教辅.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高中地理教辅
篇一:上海高中地理专题一至四整理
专题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知识】 一. 天体
1. 概念:宇宙中的各种星体
②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其变成球体 ③能够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
注意: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时间为76年
二. 天体系统
1. 概念:天体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 层次:
三.太阳系
1.组成:中心天体:太阳
成员: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群等 2.八大行星:
(1)名称: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 (2)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形、共面性
亿年,称为一个宇宙年。
四.太阳
1.太阳构成:太阳由炽热气体构成,自内而外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大气层。 2.太阳辐射: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核聚变反应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释放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的基本能源,维持地表温度。
2)光球层肉眼可见,色球层、日冕层日全食或借助特殊仪器才能看到 3)太阳活动基本以11年为一个活动周期 五.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天体,特殊在于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1. 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液态水 2. 质量体积适中——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3. 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昼夜、季节更替适中
4. 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相影响而互不干扰——外部环境稳定
【方法】
作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全球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值不是在赤道地区,而是出现在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因为赤道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云雨,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2. 我国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
从总体上讲,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增,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专题二 月球
一. 月球 1. 月表特征:
基本无大气——陨星撞击以致环形山密布(月表最显著的特征,其成因也可能是早期火山喷发) 月表昼夜温差大
白天黑夜星星都格外明亮 没有风,没有天气变化 声音无法传播,寂静荒凉
2. 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和方向相同,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称为月球正面
恒星月(真正周期):27.32日
二. 月相
1. 概念:月球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
2. 成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 2)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3. 月相变化规律:
注意:判断亮面朝向时人面对地球表面
三.日食与月食 1. 日食
注意:日食从西边开始,东边结束。
2. 月食
注意:1)月食从东边开始,西边结束。
篇二:2015年上海市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
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8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一带一路”是圆梦之路,对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意义重大。通过与西欧
国家的合作,我国可以 A.进口大量的石油资源 C.出口先进的工业技术
B.输出大量的剩余劳力 D.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
2. 在乡间,在晴朗的夜晚,仰望苍穹,繁星满天。这些星星基本上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3. 2015年6月20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由此推算,今天(6月29日)晚上的月
相大致是
4. “日出东方,其道大光”。从地球科学角度看,一年中太阳从正东方升起的日子是
①春分日 A.①②
②夏至日 B.①③
③秋分日 C.②③
④冬至日 D.②④
5.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间为区时。新加坡(约104°E, 1°N)使用的应该是
A.东6区区时
B.东7区区时
C.东8区区时
D.东9区区时
6. 农历24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季事农业生产的依据。24节气的更替周期应该是
A.恒星月
B.恒星年
C.朔望月
D.回归年
7. 尼泊尔大地震后,我国科学家发现珠峰向西南方向偏移了大约3厘米。获得此测量结果运用的
主要工具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无线遥控系统
8. 地面GPS装置必须接收到足够数量卫星的信号,才能计算出自己的位置。如果要知道运动中的
物体位置和速度,所需卫星数量至少为 A.2颗
B.3颗
C.4颗
D.5颗
9. 右图为某地区地形图(等高线单位:m)。图中甲所示的小
区域为 A.平缓的山头 C.平缓的山脊
B.山间小盆地 D.狭长的山谷
10. 台湾天然温泉分布众多,主要原因是这里处在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肖亡界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界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界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界
11. 白山天池附近的岩石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表面有气孔。该岩石属于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喷出岩
D.变质岩
12. 右图为某曲流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