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四章_商业银行.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商业银行
本章教学内容:
一、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地位和组织形式
三、商业银行的业务
四、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
五、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与发展方向
六、商业银行的危机与监管
七、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与收缩
第一节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本节内容:
一、现代银行业的产生
二、金融机构体系结构
一、现代银行业的产生
金融机构的产生首先是从银行开始的,
主要是商业银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都是在
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最早
出现的金融机构就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货币和
信贷业务的商业银行。
(一)中世纪银行业的萌芽
银行业产生于铸币兑换业
早期的货币兑换商通过从事金属货币的鉴定
和兑换、货币的保管和汇兑业务,手中聚集
了大量的货币,导致贷款业务 自然产生。
最早的近代银行:1580年的威尼斯银行
然而,近代银行经营的高利息和以政府为主
要对象的贷款业务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需要。
(二)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
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银行,是
1694年在英国建立的英格兰银行,它是最早
出现的股份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
银行制度的建立。
(三)中国古老的银钱业
中国古代也曾有过钱庄、银号、票号,
从事汇兑、放债业务,但由于封建社会的漫
长,未能实现向现代银行业的转化。
二、金融机构体系结构
(一)金融机构体系的概念
金融机构体系通常被简称为金融体系,
但确切地讲,这二者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金融体系是指各种金融活动和金融关系构成
的一个系统框架,它是由货币体系、信用体
系、利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
系等相互关联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金融机构体系是指从事金融活动的各类经济
组织和机构所组成的整体系统。
现代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大都是以中央
银行为中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银行和
非银行的金融中介机构并存的格局。
(教材P107页)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模式:
1.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机构体系
这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实行的一种金
融机构体系模式,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金融机
构体系模式。它把央行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宏
观经济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
的灵活融资结合起来,既能保证宏观调控取
得较好成效,也能确保搞活金融,取得较好
的资金融通效果。
2.没有中央银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本
国、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而采取这一模式 (如
新加坡和香港),是一种不完善的金融体系
模式。
其基本特点:
(1)整个金融机构体系由众多的商业银
行、投资银行和其他各种金融机构组成;
(2)货币发行是由单纯行政机构的货币局
发行,或由政府指定某几家商业银行为货币发
行银行,有权发行货币。如新加坡是由新加坡
通货委员会发行,香港则由政府指定的商业性
质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发行;
(3)金融管理方面:政府单独设立金融管
理机构(如新加坡的货币管理局,香港的银行
监理处)对金融业进行广泛的监督和管理。
(三)金融机构体系的功能:
1.充当信用中介;
2.把货币转化为资本;
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4.充当支付中介。
(四)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存款性金融机构
(1)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原意是指专门融通短期商业性资金的
银行,但现代商业银行已不是一种专业性银
行,而是一种综合性银行。
商业银行与其他专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基本区
别:前者是唯一能接受、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
的金融中介机构(教材P107);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有:交通银行、中信银
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投资银
行、中国
显示全部